蝉游记:

第1天 129图: 捷克 - 布拉格瓦茨拉夫·哈维尔机场 - Nádraží Veleslavín - Hotel Liberty - 布拉格 - 十字军广场 - 老城广场 - 天文钟 - 莱特纳公园 - 老城广场 

爱上旅行从10年前开始,当初在选择旅行目的地的时候,首先把眼光放在了非洲及东南亚等政局有可能动荡的地方,抱着要看就趁早的心理,生怕哪天想看的东西一不小心就从地球上消失了(事实证明情况也确实如此)。经过这十年混迹于世界“老少边穷”地区,随着年纪的增长,收入的增加,旅行阅历的丰富,我终于将魔爪伸向了欧洲大地(此处应该有掌声)。。。

继去年国庆节的圣彼得堡之后,欧洲旅行的第二站选择了心心念多年的捷克,脑海中无数次勾勒出美丽影像的布拉格。。。我终于来了!

前言:波西米亚-欧洲的心脏

在很久很久以前,大概是公元前5世纪,中原大地上正是墨老庄孙子这帮圣人忙着搞思想启蒙的时期,而一群勤劳勇敢的族群在广袤的欧洲腹地定居了下来,他们是凯尔特人的一个分支---波伊(Boii)人,于是这片神奇的土地被世人称之为---波希米亚(Bohemia)。
他们是这片土地最早的主人,也给这里打上了带有他们气质的深深烙印。
这就是捷克的起源。

捷克共和国在地缘上位于欧洲的中心,从历史上也一直是欧洲政治文化的中心,被称为欧洲的心脏。捷克东面毗邻斯洛伐克,南面接壤奥地利,北面邻接波兰,而西面。。。宛若一个大大的那啥深深地插入了德国,于是多年来一直有个笑话:捷克斯洛伐克就是“Jack,slow F**k”(我年纪小,你可别骗我),请客官自己看下图。

 

捷克在许多方面都可谓举世闻名,在政治上有神圣罗马帝国和“最著名的捷克人-查理四世”,在文学上有卡夫卡,米兰昆德拉等,绘画方面有新艺术运动的旗手-阿尔丰斯·穆夏,而在音乐方面有世界闻名的作曲家德沃夏克和斯美塔那等等。同时,捷克也是个很厉害的工业国家,从二战时期ZB-26轻机枪到现如今的斯柯达轿车,都是“捷克造”的典范。

不过正如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利波特(啊,不对,是哈雷摩托),每个人看到的景色也会有所不同,那么我眼中的捷克又会是什么样子呢?
大幕即将拉开,且听我说说我眼中的捷克!
Česká Vítejte!
Česká Vítejte!
Česká Vítejte!

 

本次行程图

第一章:布拉格-华丽巴洛克外表下的暗黑哥特心

布拉格,捷克语名为"Praha ",意思是门槛。最早在伏尔塔瓦河两畔分布着四个聚居地,也就是现在市中心四区:老城、小城、城堡、新城。一千多年前这四个区域被统一成为一座城市,也就是布拉格现在市中心的老城和城堡区域。
“捷克”作为一个国家的概念直到20世纪初才成形,在历史上这个地区一直被称作波西米亚地区。布拉格一直是波西米亚地区的首府。而整个捷克共和国由波西米亚和莫拉维亚、西里西亚三个地区组成。在查理四世(公元14世纪)统治期间,波西米亚王国达到了统治的顶峰,由于查理四世继承了神圣罗马帝国皇帝位,布拉格也就成为了当时的神圣罗马帝国首都。从16世纪的奥匈帝国哈布斯堡王朝,到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捷克斯洛伐克独立,布拉格由于其重要地理位置,一直是波希米亚地区最重要的城市。可惜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布拉格从1939年被纳粹德国占领,曾经多民族混居(德国人、捷克人、犹太人)的城市被希特勒扫荡得只剩断壁残垣。
二战结束后,苏联接管了捷克斯洛伐克。在这长达40多年的铁幕统治下,这里爆发了著名的布拉格之春,反抗强权与专制,到1989年再次独立。1993年捷克与斯洛伐克分立后,布拉格仍作为捷克共和国首都直到今日。

如今的布拉格是第一个整座城市被列为联合国世界文化遗产的城市,号称欧洲最美的城市。市内拥有为数众多的各个历史时期、各种风格的建筑,其中特别以巴洛克风格和哥特式更占优势。
卡夫卡说:“布拉格就像一位带着利爪的母亲,无论走到哪里,最终还是会被布拉格拉回怀抱之中。”因为布拉格被誉为欧洲最美的首都,它位于捷克共和国的心脏,过去是波西米亚王国的首府,也曾是神圣罗马帝国的首都。如今“欧洲最美首都”的头衔其实是归功于战争时期多次放弃大规模的流血抵抗,而避免整座城池被毁、生灵涂炭的命运。在如今的布拉格,历史留下的弹孔和灰烬依然在幢幢百年建筑外墙上清晰可见。

2016年8月14日,捷克旅行第一天,今天在布拉格,游览重点为老城区。今日行程如下:

 

8月14日,经过11个小时飞行,布拉格时间早上6点钟我们抵达布拉格机场。
航班选择的是东方航空今年6月份刚刚开通的上海直飞布拉格的航班,虽然价格上比转机的航班稍稍贵一些,但是免去了转机之苦,既节省体力又节省时间;再加之老婆已经有四个多月的身孕,于是果断选择了这趟航班。

 

布拉格地铁车厢里的广告正是东方航空新开通的布拉格-上海直飞航线,这广告激情四射啊~

捷克人民的办事效率还是蛮高的,不一会儿就过关入境了。捷克的第一印象不错!

取好行李后找到T1到达大厅里KB(捷克商业银行)的ATM机取捷克克朗,ATM机在RECEPTION和INFO对面自动扶梯底下,位置比较隐蔽,我要不是过去询问前台工作人员也没发现。

 

 

KB银行的ATM机可以直接用中国银联“62”开头储蓄卡取现,取出来就是捷克克朗了。而KB银行的logo是个上红下黑的方形图案。

 

KB的ATM机

 

捷克商业银行“KB”的logo,上红下黑的正方形,很好认

取好现金以后出航站楼大门,右手边就是可以直达地铁的119路公交车(一排出租车后面的站台就是)。

 

布拉格机场T1航站楼

 

这排出租车后面的车站就是119路了

 

119路站牌

国内的攻略里都写可以用欧元跟司机买票,2欧元/人,然而我用欧元买票司机不收,克朗面额太大还是不收,于是。。。于是没买票,坐了一次霸王车(不过这种行为我可不推荐啊,最好是在机场里把大面额的捷克克朗换成小面额的以后再买票)。

119路公交车坐到终点站就是地铁A线,一个向下的箭头就是地铁车站的标志,下面的捷克文是地铁站名,绿色底代表这个站是地铁A线(B线为黄色,C线为红色)。

 

布拉格市区的公交单次票或者通票可以在规定时间内无限次乘坐地铁、有轨电车和公交车。
票价:24克朗(30分钟有效),32克朗(90分钟有效),110克朗(24小时有效),310克朗(72小时有效),30天票670克朗,儿童是半价。

 

购买布拉格公交系统车票主要是采取自助购票机的方式。首先在地铁口内或公交车站附近找到以下的黄色自动售票机。

 

自助售票机

 

点击“start”

根据个人所需,选择自己需要的地铁票类型,需要买几张票就按几次。投入硬币(只能用硬币,纸币不支持),即可出票。

 

选择需要购买的对应票价的车票

 

购买儿童票先点击左侧第四个按钮,再选择需要购买的车票

 

车票从打印口吐出

拿到地铁票准备进站时,就会看到这样一排黄色的机器(公交车的话是车上有这样的机器),用来认证(validate)车票,即在车票上打印出首次使用该车票的时间。
购买车票后第一次使用时需在地铁出入口、电车及公交车内的黄色打票机上打票,之后上下车不再需要打票。车票的有效时间自打票之时开始计算,没有打过的票不会过期,可以随时使用。查票人员会不定期出现,万一逃票被查将会面临800克朗的罚款。

 

认证车票,注意车票箭头→方向

刚才说了自助购票机只支持硬币购票,那么没有硬币怎么办呢?还有两种方式:
1.可在售卖香烟书报的杂货亭(tabak),地铁站内的便利商店购买;
2.通过手机购买车票:首先手机卡必须是捷克当地的手机运营商T-Mobile, O2 或Vodafone,车费直接会从手机充值卡内直接扣除。发送短信所需要的票价码到90206,电子车票会在两分钟之内发送到您的手机。
票价码如下:
DPT24为24克朗(30分钟)
DPT32为32克朗(90分钟)
DPT110为110克朗(1日)
DPT310为310克朗(3日)
电子车票上会显示购买时间(即刻生效)和车票截止时间。

 

通过手机购票

查询公交时刻表及线路:所有种类的公交线路都可以使用布拉格交通系统的官方网站www.dpp.cz查询,或者手机下载应用Pubtran实时查询,网站和手机应用都有英语版本。

 

布拉格地铁(捷克语:Metro v Praze)
布拉格一共有三条地铁:A、B、C线,通常也分别被称作绿线、黄线、红线。三条线都从地下穿过伏尔塔瓦河。

 

各大主要景点对应的地铁站:
1. 布拉格老城广场,搭乘地铁地铁B线至 Náměstí Republiky 站或A线(绿色)至Staroměstská站 。
2. 旧市政厅Staromestská radnice / Old Town Hall,搭乘地铁B线至 Náměstí Republiky 站或A线(绿色)至Staroměstská站。
3. 火药塔Prasná brána / Powder Tower,搭乘地铁B线至 Náměstí Republiky 站 。
4. 查理街Karlova,搭 乘地铁A线(绿色)至Staroměstská站 。
5. 跳舞的房子Tančící dům / Dancing Building,搭乘有轨电车3、9、14、24、91至 Václavské náměstí 站。
6. 新城区广场Václavské náměstí,搭乘有轨电车3、9、14、24、91至 Václavské náměstí 站。
几乎各大景点都位于A线沿线,从Hradčanská和Malostranská站可以前往城堡,从Staroměstská站可以前往老城广场及查理大桥。三条地铁线之间换乘非常方便,且换乘站都位于市中心,A线与B线换乘站为Můstek,B线与C线为Florenc,A线与C线为Muzeum。

 

布拉格的地铁系统在设计的时候有用作防空洞的意图,因此大部分市中心的地铁站都非常深,电梯非常快,最深的地铁站是Náměstí Míru,其站台位于地表下53米。第一次使用的乘客能感受到强烈的时代感,值得体验。
地铁运行时间:5:00-次日0:00,高峰时间间隔2-3分钟,白天非高峰间隔6分钟左右,夜间间隔8分钟左右。

 

在můstek站下车

从地铁můstek站上出来,步行几十米就到了我们预定的酒店,在布拉格这几天都住这里-老城区的Hotel Liberty,booking上预定,临入住前两天,酒店会发邮件在网上check-in,很方便。

 

这栋巴洛克风格的建筑就是我们入住的自由酒店

酒店从外观到内饰都是巴洛克风格,特意挑选了阳台房,可以站在阳台上俯瞰街景,插国旗的那间就是我们的房间了(建议预定的时候备注要求是阳台房)。

 

酒店正门,典型的巴洛克风格

 

进到房间里发现房间很宽敞,也是华丽的巴洛克风~

 

 

 

 

阳台上视野很好,可以看到繁华的街景

 

 

早餐在地下一层自助餐厅,从早上7点到10点半提供早餐。

 

吃过早餐后就要开始布拉格的游览了,虽说已是盛夏时节,但是布拉格的气温完全不是我印象中的夏季温度,这里白天最高气温也就25℃左右,早晚的话温度更是只有12、3℃,所以一早一晚甚至需要穿一件薄长袖才行,真的是避暑圣地啊。

布拉格的景点分布于伏尔塔瓦河两岸,其中城中的制高点有老市政厅塔楼、圣维特大教堂塔楼、圣尼古拉教堂(小城区)塔楼、莱特纳公园、高堡、佩特任山等,详见下图:

 

漫步在布拉格街头,发现这里是个古典和现代相互融合,相互衬托的城市。

 

古典的城市雕塑

 

现代的城市雕塑

 

从酒店出来一路向西沿民族大街走到伏尔塔瓦河边,就看到一幢新文艺复主义风格的建筑——捷克国家博物馆——建于1885-1895年,由被称为“国家剧院一代”的几位艺术家共同完成。捷克著名新文艺复兴建筑师Josef Schulz(1840-1917)设计建筑主体。我们看到建筑表面有很多修补过的痕迹,据说1968年博物馆遭到苏军攻击,外立面严重受损。
博物馆前方喷泉上的雕塑由雕塑家Antonín Pavel Wagner(1834-1895)创作,其中中间的女性雕像代表波西米亚,左侧的老者代表伏尔塔瓦河,右侧的年轻人代表易北河,两头还有两尊单独的雕像分别代表摩拉维亚和西里西亚。

 

 

另外他还制作了正门上方的三块浮雕,分别描述了瓦茨拉夫二世、查理四世和鲁道夫二世的接见场景。
雕塑家Bohuslav Schnirch(1845-1901)制作了主立面立柱下方基座上的四组浮雕,分别为土,以一对天使托起带号角和火炬的盾牌表示。水,用海豚的三叉戟盾牌表示。火,以带七弦琴和太阳的盾牌表示。气,用一对天使手持带飞翼女神的盾牌表示。
由于金色的装饰,这座剧院常有“金殿堂”之美称。

 

 

 

伏尔塔瓦河对岸是城堡区和小城区,最高的建筑就是著名的圣维特大教堂

一条伏尔塔瓦河(Vltava)流过城市的心脏,像是动脉一样接起了布拉格的命脉。红顶的房子沿伏尔塔瓦河两岸铺开,左侧城堡区、小城区,右侧老城区、新城区。
远眺美丽的对岸,最明显的是小城区的巴洛克典范-圣尼古拉斯教堂以及城堡区最高的哥特建筑-圣维特大教堂。

 

捷克作曲家,钢琴家和指挥家,捷克古典音乐的奠基人斯美塔那说:“沃尔塔瓦河有两个源头——流过寒风呼啸的森林的两条溪水汇合成一道洪流,冲着鹅软石哗哗作响,映着阳光闪烁光芒。它在森林中梭巡,聆听猎号的回音;他穿过庄稼地,饱览丰盛的收获。在它的两岸,传出乡村婚礼的欢乐声,月光下,水仙女唱着迷人的歌在浪尖上嬉戏。在近旁荒野的悬崖上,保留着昔日光荣和功勋记忆的那些城堡废墟,谛听着它的波浪喧哗。顺着圣约翰峡谷,沃尔塔瓦河奔泻而下,冲击着突岩峭壁,发出轰然巨响。尔后,河水更广阔地奔向布拉格,流经古老的维谢格拉得,现出它全部的瑰丽和庄严。沃尔塔瓦河继续滚滚向前,最后同易北河的巨流回合并逐渐消失在远方。”

 

贝德里赫·斯美塔那(Bedrich Smetana)(1824-1884)是捷克民族歌剧的开路先锋,捷克民族乐派的创始人。1874年不幸耳聋,继续坚持创作,其中最著名的有由六部独立交响诗组成的交响诗套曲《我的祖国》和第一弦乐四重奏《我的生活》。被誉为“捷克民族音乐的奠基人”、“新音乐之父”、“捷克的格林卡”。
斯美塔那是捷克民族乐派的创始人和最主要的代表人物,被称作“波希米亚新音乐之父”。他一生致力于欧洲音乐的优良传统和创作技巧与捷克民族民间音乐的精神和特色的紧密结合。他的歌剧作品无论是在思想主题上,还是在情感、旋律、色彩上,都是彻底捷克化的。斯美塔那对起源于波希米亚的波尔卡舞曲,有着十分深厚的感情。他的愿望是实现波尔卡舞曲的艺术化。在他几乎所有的作品中,波尔卡舞曲的旋律和节奏随处可见。可以认为,波尔卡是斯美塔那创作风格的主要特征。

 

 

 

不过有一点是照片无法传递的信息,那就是虽然河边的景色非常美,但是却有一股浓烈的尿骚味弥漫在空气中,挥之不去,我也是醉了~

 

 

 

 

 

街边的饼干店

布拉格街头随处可见各类的街头艺术,看来这里应该没有城管。
在街头看到了这个,谁知道原理是什么?

 

沿着伏尔塔瓦河岸向北走,来到了著名的查理大桥的老城桥塔,这里有布拉格最小的广场之一---十字军广场( Křižovnické náměstí)。广场的名称源自于它北侧的红星十字骑士会( Řád křižovníků s červenou hvězdou)修道院。

 

广场正中矗立的查理四世雕像为德国雕塑家,德累斯顿美术学院教授 Ernst Julius Hähnel(1811-1891)受邀为1848年查理大学建校500周年而创作。威严的查理四世(Karel IV,1316-1378)头戴皇冠,手握著名的《黄金诏书》。
查理四世作为神圣罗马帝国皇帝最著名的决定是黄金诏书(或译为金玺诏书)的颁布。这部诏书实际上使德意志的分裂化和皇帝的无权化在法律上成为必然。按照黄金诏书,由诸侯选举皇帝的做法得到承认;这些诸侯称为选侯。在帝国境内有七个大选帝侯:波希米亚国王;普法尔茨伯爵;萨克森公爵;勃兰登堡藩侯;美因茨大主教;特里尔大主教;科隆大主教以及上百个小选侯。诸侯在自己领地内的行为,皇帝无权干涉。黄金诏书从法律上确定了德意志侯国的分立体制,是侯国实行君主体制的法律根据。它进一步削弱了皇权,加剧了德意志的政治分裂。

 

查理四世于1355年加冕神圣罗马帝国皇帝,他统治时期是中世纪捷克最强盛的时期。而令他流芳后世的是他对布拉格的营建。从小他就决心把布拉格建成能与帝国首都的地位匹配的国际都会,后来周游列国的经历更丰富了他的蓝图。他亲自参与布拉格的城市规划,修建塔楼、城墙等,以及著名的“查理大桥”,还在布拉格附近兴建了卡尔斯腾堡。他建立了布拉格大学,这是中欧第一所大学,并以重金聘请著名学者到布拉格大学任教,到查理四世去世时,这座新兴的大学已有11万学生。他还通过他的老师——罗马教皇克莱芒六世,使布拉格被提升为大主教区,使他的波希米亚王国取得了教会自治权。他对文艺的赞助使文艺复兴运动的激情开始在德意志大地上燃烧,后来,胡斯运动和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都发生在德意志,与此当有一定关系。

插播神罗介绍一篇:
神圣罗马帝国(全称:德意志民族神圣罗马帝国或日耳曼民族神圣罗马帝国),是公元十世纪至十九世纪地跨西欧和中欧的封建君主制帝国,即“德意志第一帝国”(希特勒建立的是纳粹的“德意志第三帝国”)。
而这个神圣罗马帝国与古罗马帝国也不是一回事儿,它是由日耳曼-法兰克人建立的国家,其祖先在古罗马时期全是蛮族,和古罗马帝国-拉丁文化完全是两回事,仅仅是为了往自己脸上贴近而自称“罗马”。伏尔泰曾经说过:神圣罗马帝国既非神圣,也非罗马,更非帝国。
神圣罗马帝国极盛时期的疆域包括近代的德意志、奥地利、意大利北部和中部、捷克、斯洛伐克、法国东部、荷兰、比利时、卢森堡和瑞士。国徽是头顶皇冠的双头鹰图案,这是沿袭古罗马帝国图腾,意即帝国是古罗马的正统继承者。中间的耶稣受难图则表明帝国神圣性,帝国皇帝即是罗马天主教会和整个西方基督教世界的保护者。双头鹰翅膀上则绘上七大选帝侯国和德意志各大诸侯的旗帜,代表帝国的普世性和广大疆域。

 

雕像下方的基座面对四个方向各有一尊雕像,分别代表查理大学的四个学院:神学院、医学院、哲学院和法学院。四个角上还有活跃在查理四世统治时期的四位历史人物雕像,分别为捷克首位大主教Arnošt z Pardubic(1297-1364)、布拉格市长Beneš z Vartemberka、圣维特主教座堂建筑设计师Matyáš z Arrasu(1290?-1352)和捷克第二位大主教同时也是首位红衣主教Jan Očko z Vlašimi(?-1380)。

 

 

 

 

十字军广场东北角的绿色圆顶建筑为阿西西的圣方济各教堂(Kostel svatého Františka z Assisi)。这里最早是修建于1252年的红星十字骑士会修道院的圣灵教堂,可惜1378年毁于一场大火。现在的这座巴洛克风格教堂建于1679-1685年,由Gaudenzio Casanovou和Domenico Canevallem根据法国建筑家Jeana Baptisty Matheye(1630-1696)的规划设计完成。

 

南侧主立面上的雕塑为Matěj Václav Jäckel制作。门口台阶两侧可以看到两个空的基座,原本上面分别矗立着J. A. Quitainera制作的内波穆克的圣约翰和圣母玛利亚的雕像,现已不知去向。
主祭坛上的绘画描述的是圣方济各的事迹。来自意大利小城阿西西的方济各本来是个富家子弟,年轻时不求上进,他爸爸一气之下把他带到主教面前宣布废除他的继承权。他受到刺激,当场脱光衣服离去,开始了自己的神贫生活。在仔细研读了《圣经》后,他决定象耶稣吩咐门徒宣扬天国来临时要做的那样,不需要带钱,不需要拄拐杖,也不需要穿鞋,只一心传道。他认为“一旦我们拥有什么,就需要武器保护它们和我们自己,这就是为什么会有许多争吵、战祸及法律诉讼的原因。”1209年他创立的方济各会得到教宗批准。

 

查理大桥下有很多的白天鹅,引来了许多游人竞相拍照留念。

 

 

桥边护栏上的连心锁

 

从十字军广场一路向东,路边发现一家甜品店,来之前就看到很多人夸赞布拉格的甜品店很赞,于是正好进来歇歇脚,品尝一下布拉格甜品~

 

 

 

 

走到老城广场,最先看到的是一家人气很旺的咖啡馆,这里是捷克著名作家卡夫卡的出生地。
弗兰兹·卡夫卡,生活于奥匈帝国统治下的捷克小说家。出生犹太商人家庭,18岁入布拉格大学学习文学和法律,1904年开始写作,主要作品为4部短篇小说集和3部长篇小说。可惜生前大多未发表,3部长篇也均未写完。卡夫卡是欧洲著名的表现主义作家。他生活在奥匈帝国即将崩溃的时代,又深受尼采、博格森哲学影响,对政治事件也一直抱旁观态度,故其作品大都用变形荒诞的形象和象征直觉的手法,表现被充满敌意的社会环境所包围的孤立、绝望的个人。文笔明净而想象奇诡,常采用寓言体,背后的寓意言人人殊,暂无(或永无)定论,令二十世纪各个写作流派纷纷追认其为先驱。
“卡夫卡”在捷克语中是“寒鸦”的意思,卡夫卡父亲的铺子即以寒鸦来作店徽。而“卡夫卡”在希伯来语中是“穴鸟”的意思(希伯来语和意第绪语都是犹太人的语言)。为纪念这位独一无二的大师,1983年发现的小行星3412以“卡夫卡”来命名。

 

卡夫卡是西方现代派文学的宗师和探险者,他的创作风格是表现主义,是表现主义作家中创作上最有成就者。他生活和创作的主要时期是在一战前后,当时,经济萧条,社会腐败,人民穷困,这一切使得卡夫卡终生生活在痛苦与孤独之中。于是,对社会的陌生感,孤独感与恐惧感,成了他创作的永恒主题。英国诗人奥登评价卡夫卡时说:“卡夫卡对我们至关重要,因为他的困境就是现代人的困境。
他一生三次订婚,三次解除婚约,究其根本原因,乃是卡夫卡对家庭生活将毁掉他的写作所赖以存在的孤独的恐惧。在他所钟情的写作面前,常人视为理所当然的婚姻其实毫无位置可言,而他个人,也不过是这古老的伟大事业心甘情愿的祭品。从这一点上考虑,他焚膏继晷地写作、又不断地毁弃自己的作品的举动,就超越了自厌和自虐,而达至大诚大勇的境界;他那卑微、晦暗、支离破碎的一生也因而获得了一贯性和力量。

 

在世界文学史上,弗兰兹·卡夫卡绝对是一个异数。作为一个文学大师,他极为罕见地不是该国或本民族的代言人,更别提什么“时代的良心”之类的了。他在身份认定上的矛盾性与特殊性,使得他注定没有归依之所:他是奥匈帝国的臣民,生长在捷克的布拉格,在一家意大利保险公司做小职员,母语是德语,血统是犹太人,而他本人又终生与犹太人的生活、宗教和习俗保持着非常大的距离——“我跟犹太人有什么共同之处?”他说。他说:“为了我的写作我需要孤独,不是‘像一个隐居者’,仅仅这样是不够的,而是像一个死人。写作在这个意义上是一种更酣的睡眠,即死亡,正如人们不会也不能够把死人从坟墓中拉出来一样,也不可能在夜里把我从写字台边拉开。”
卡夫卡所构筑的城堡同时也是一个有关写作的巨大隐喻,藉着孤独,他能够不断地以各种方式接近它,因为它完全来自他个人,也仅属于他个人;他的主人公都不过是他的一个化身,他们或者叫K.,或者叫卡尔,或者名字的构词方式与卡夫卡相同,都生活在一个粗暴的父亲或类似父亲形象的阴影之下,都“害羞、胆怯、懦弱而善良”—这是卡夫卡相知最深的女友密伦娜对他的描述。

 

老城广场是布拉格旧时的心脏地带,始建于公元10世纪左右,最早只是一片没有房子的空地,直到14世纪开始才在广场周围竖立起来一幢幢房子。现在的老城广场四周很少有居民居住,取而代之的是饭店、咖啡厅以及商店,广场也是各色艺人进行街头艺术表演的场所。

 

老城广场上最引人注目的两个黑色的大尖顶就是泰恩教堂了。泰恩教堂为典型的哥特式建筑,一对钟楼塔高耸如云,高达80米,构成教堂正面,塔顶是4个尖顶,是一座塔中有塔的针叶复式尖塔,仔细观察双塔,会发现他们略有不同。右边一座看起来显得更粗壮一点,据说它代表着家庭最有力量的一方即男子,而另一个则象征女子。
泰恩教堂的北门门上的浮雕为彼得•帕尔莱勒制作,描绘的是耶稣受难的三个场景:左边为耶稣被鞭笞,右边为耶稣被戴荆冠,中间为耶稣被钉十字架。雕工细致精美,堪称哥特式雕塑的杰作。

 

塔上装饰着一尊十七世纪时的圣母玛利亚金像,由原先装饰教堂的胡斯信徒圣杯熔化而铸成。
1679年教堂曾因闪电引发火灾,拱顶受损后被改建为巴洛克式的桶形拱顶,但两侧通道上保留了哥特式的肋拱设计。主祭坛上的《圣母升天》由17世纪捷克最重要的巴洛克画家Karel Škréta(1610-1674)于1649年绘制,安放有布拉格最古老的管风琴,制造于17世纪。

 

广场北部的扬•胡斯纪念碑(Pomník mistra Jana Husa,图1)于于1915年揭幕,以纪念胡斯逝世500周年。这座纪念雕塑为1903年奠基,由捷克现代雕塑的领军人物Ladislav Šaloun(1870-1946)制作,历时12年完成。
纪念碑基座上刻着胡斯的名言:“Milujte se, pravdy každému přejte”(爱和真理,每个人都想得到)。

 

扬•胡斯(Jan Hus,1370-1415)是基督徒、思想家、宗教改革家,1409-1410年任查理大学校长。他致力于宗教改革,主张圣经至上,认为基督的话才是信徒的依归,而非教宗或其他神职人员,同时他反对教会发行赎罪券敛财。他于1414年参加康斯坦茨大公会议为自己的主张辩护,尽管持有“罗马人民的国王”西吉斯蒙德颁发的“护身符”,看似可以保证其安全,但在会议中仍被判有罪,在囚禁了8个月后于1415年被绑在火刑柱上烧死。不过他的许多言论对后来的马丁•路德创立新教产生了重要影响。胡斯的殉道激发了捷克民族主义,1419年7月30日部分激进的胡斯信徒因对天主教为主的新市议会不满而在广场游行示威,突然有人从市政大厅的窗口向胡斯信徒丢掷石块,少数激进的胡斯信徒马上冲进市政厅将市长及市议员共7人从市政厅的窗户扔下,此为捷克历史上的“第一次扔出窗外事件”。之后暴动升级,导致神圣罗马帝国出兵镇压,这就是著名的胡斯战争(1420-1434),最终帝国军队取得胜利。胡斯始终被捷克视为民族英雄。他的忌日7月6日被定为胡斯日,现在是捷克的公共假期日。

 

老城广场的西北角有一座白色外观的圣尼古拉教堂Church of St. Nicholas,这座教堂是布拉格城内巴洛克式建筑的代表,与在河对岸的布拉格小城区也有一座圣尼古拉教堂,同属巴洛克风格的两座教堂,出自同一位建筑师Kilian Ignaz Dientzenhofer之手,两座教堂经常容易被人混淆(百度百科里的圣尼古拉教堂的文字内容和图片就是弄混淆了的)。
教堂外观雪白的建筑配上青铜屋顶,与伦敦的圣马丁教堂神似,周围装饰着华丽雕像的壁柱,出自名雕塑家布劳恩(Antonin Braun)之手。

 

 

教堂内许多装饰、祭坛、壁画、雕像等也出自顶级艺术家之手,都极尽精雕细琢之能事。比如天花板上描绘圣尼古拉、圣本笃生平和旧约故事的湿壁画,是整个欧洲教堂中最华丽的作品之一,1735年至1736年由巴伐利亚画家Kosmas Damian Asam创作。顶上的水晶吊灯美轮美奂,出自波希米亚小镇Harrachow。教堂内的管风琴历史悠久,1787年莫扎特曾使用这座管风琴演奏,因此他去世后,世界第一次悼念莫扎特的弥撒就是在这里举行,现在各种节日庆典也时常在此举办音乐会。

 

天文钟所在的那座高高的塔楼就是老市政厅的塔楼。它是波西米亚地区的第一座市政厅。1338年卢森堡的约翰给予布拉格自治权后,波西米亚首座市政厅开建。1364年建设了69.5米高的塔楼,1381年彼得·帕尔莱勒设计建造了礼拜堂,1410年建造了天文钟。1945年布拉格起义中遭德军重创的东翼新哥特式建筑于1947年经决议被拆除,只剩下部分以保证塔楼稳固,北边成为纪念起义中的死难者的小公园。市政厅内部可以进入参观,也有团体导览可以参加。售票处在天文钟右侧的小门里,买票后出来到天文钟左侧的大门口进入。

 

 

登塔的成人票现在是130克朗(又涨价了)。

 

 

 

 

今天天气很好,想要登塔参观的游客很多,由于塔楼平台很窄小,所以排了1小时的队才终于上到塔楼上来。不过当看到塔顶的风景时,这一切也都值得了。
从塔顶望去,层层叠叠、连绵不绝的红色屋顶可以说是布拉格的一大特色。有种说法是,这里的屋顶使用了一种叫石榴石的矿物质颜料。

 

 

 

 

 

 

 

 

 

一分钟之屋位于布拉格老城市政厅旁边,面对天文钟向左看就能看到了。
它是1889至1896年之间卡夫卡一家人的住所,他的三姐妹都在此出生。一分钟之屋的名字十分有趣,但来源已不得而知,墙上的刮画制作于1615年左右,叙述了《圣经》和古典神话故事,虽然只有单色,但明暗深浅的变化将人物表现得栩栩如生。

 

墙角上有一狮像,称为白狮像,是1712年住进这栋建筑的药剂师加上的。白狮药局经营了一百三十年才关闭,屋主换成一位烟草商,再之后则是卡夫卡一家搬了进来。

 

 

三间房子依次为黄色的红狐狸之屋dům U červené lišky、粉色的独角兽之屋、蓝色的蓝星之屋dům U modré hvězdy

 

 

 

 

 

灰房子为金麒麟之屋(dům U Zlatého jednorožce

位于老城广场西侧的老市政厅塔楼上的天文钟是全捷克人员最密集的地方。表盘上有黄道、地球时刻、古代捷克时刻、指针等机械部件。1410年皇家钟表匠Mikuláš z Kadaně(1350-1419)在天文学家Jan Šindel(1375-1456)的协助下制作了上方的天文表盘。1490年钟表匠Jan Růže(又称Hanuš大师,?-1497)在下方制作了日历表盘,并在天文表盘两侧增加了雕像。传说它的设计者在完成了这旷世之作以后被当权者灼瞎了双眼,避免他再次造出这样的作品。天文钟在中世纪是天文学的研究设备,能显示出地球和天空的相对位置,太阳、月亮在黄道上的位置。但在今天它也能指示地球上的时间。

 

天文表盘两侧雕像表现了四件恶事。左外为点头照镜子的人,代表虚荣;左内为晃动钱袋和手杖的人,代表贪婪。右内为转动沙漏、摇响丧铃的死神,代表死亡;右外为弹琵琶的土耳其人,代表奢靡。

 

日历表盘两侧雕像为新老组合。左外为持书的哲学家,此为Vojtěch Sucharda在二战后新添;左内为持剑和长矛的天使长米迦勒,是老雕像翻新,原本长矛指向日历表盘的读数位置,Josef Mánes重新绘制后旋转了角度,将读数位置设在了顶端正中。右内是手持望远镜的天文学家,也是根据老雕像翻新,原本是个普通市民,Vojtěch Sucharda增加了望远镜,使之成为天文学家;右外为手持纸笔的历史学家,也是Vojtěch Sucharda于二战后新添的。
日历表盘计算月份和天数。钟面的正中的布拉格老城徽是固定的圆盘,向外第一圈是12星座,第二圈是12个月代表的景象,再外圈代表了古老传统的月历标识。由365格组成,代表365天,每格分为四份。在捷克,每一天都特定的称谓,所以这个表盘每天旋转一格,一年旋转一周。

 

 

 

 

 

 

 

天文钟每到整点时刻会报时,这也是为什么每到快整点的时候天文钟底下就乌央乌央都是游客的原因。死神拉动手中的钟绳,十二尊耶稣门徒从钟旁依次现身,两两依次出现在窗口, 六个向左转,六个向右转,其中三个使徒还有个人动作:彼得抬手祈福,保罗点头认同,多马摇头质疑。

十二使徒依次为:
1:小雅各和棍子、彼得和钥匙;

 

2:安德鲁和X形十字架、马提亚和斧子;

 

3:达太和棒子、腓力和十字架;

 

4:多马和长矛、保罗和剑与书;

 

5:约翰和酒杯、西门和长锯;

 

6:巴拿巴和卷轴与骷髅头、巴多罗买和剥皮刀。
与传统的十二使徒相比,除公认的马提亚取代卖主的犹大外,保罗和巴拿巴取代了马太和大雅各。十二使徒表演完毕,随着窗户的关闭,公鸡鸣叫报时。公鸡下方的天使石像是1945年损毁后重制。窗台上的长钉和下方雕像的围网都是防鸟来污染和损毁雕像的。

 

天文钟天文表盘运行详解:
固定的背景:从内到外有三个圈,分别代表南回归线、赤道、北回归线。黑、红、蓝三个区域,代表了地平线,不同颜色代表白天、黎明日暮、黑夜。太阳指针会从圆盘的左边往上移动再到右边,即象征了太阳从东面升起,西面落下。因为是立体投影的关系,所以和实际的方位都是相反的。在这个象征地平线的圆盘上,象征东方的左边写着aurora(拉丁文的黎明)和ortus(上升),象征西方的右边的部分写着occasus(下降)和crepusculum(日暮)。外圈写着两遍罗马数字I-XII。在蓝色白昼区域,还有1-12的阿拉伯数字。

黄道圈:太阳运行的轨道也就是地球的公转轨道叫黄道,太阳在一年中会经过黄道上的12个星座,一个月一个。这个浮于钟面上的移动圆环就是黄道圈,带动它的齿轮有365个卡齿。它并非以同心圆的形式运动,而是贴着背景圆的周边做运动。这个运动与背景中心地球所形成的形状,正好反映出了真正天体运动中赤道与黄道所形成的23°26黄赤交角。这个圈上面标示着黄道12宫,也就是12星座,外圈还有72个小区域,每个星座都被划分为6个区域,这样可以更精确地获悉太阳的位置。此外还有相交形成直角的两条直线,与12个星座相交,代表了四季及春分、夏至、秋分、冬至4个节气。黄道圈在天文钟上安顺时针运行。古波西米亚时圈:古波西米亚时也就是古捷克时或意大利时。它在天文表盘的最外缘,以金色的施瓦巴赫数字标注在黑色背景上。在一年之中,这个环会在大约30度的角度内前后移动。这个时圈也是天文钟上移动最缓慢的部件。
太阳指针:金色的太阳在黄道圈上运行,但它并非与黄道圈连为一体。运行它的齿轮有366个卡齿,它能显示太阳在黄道上的位置,这根指针的顶端还有一个金手指,指向最外圈的古波西米亚时圈。

月球指针:月亮通过自转和公转从而形成阴晴圆缺,因此它拥有自己的运动轨道。在天文钟上,代表月亮的球体沿着黄道圈运转,和太阳指针相似。同时它也自转,球体有黑白面,旋转表示新月满月状态,月亮指针的齿轮共有379个卡齿。月亮自转一周需要29天13小时,当月亮与太阳位置相对一直线就形成了满月,当太阳与月亮重合时就形成了新月。月亮延黄道运行一周需要27天8小时,而太阳则需要一年。这就是为什么在天文钟上,与太阳相比,月亮运动得很快,看起来有种错觉好像它和太阳在做反向的逆时针运动。

古波希米亚时间(古捷克时或意大利时):这种时间在中世纪时盛行,由意大利人发明,因此也被称为意大利时间。一天有24个小时,从日落开始算起。也就是以24小时显示日落的时间在一年之中的变化,最早是在冬天的16:00,最晚是在夏天的20:16。这个时刻镶嵌在最外圈的表盘上,由金手指指出。
德国时间(现代时间):这种时间也就是我们现在用的计时方法,从波希米亚传入德国。从午夜开始计算,分为2组12个小时。在固定背景表盘上以罗马数字标出,同样以金手指指出。
恒星时间:这是天文钟上唯一显示星星运动,而非太阳运动的时间。它一天有24个小时,等分。从春分时开始算起。恒星时的一天比自然日的一天要少4分钟。在表盘上由金色星星指出,和德国时共用罗马数字刻度。这颗金色的星星指针是固定在黄道圈上的,而非单独的指针,它一年要转动366周。

 

天文表盘各部介绍及运行原则

傍晚从酒店出发穿过老城广场,顺犹太区巴黎大街Pařížská 向北穿过切赫桥Čechuv most 到北岸,步行上山进入莱特纳公园。这座公园建在一座山上,位于城堡区的东侧,是布拉格市内最大的公园。顺台阶到平台上有个节拍器(图2),1955 年这里曾是斯大林雕像,1962 年时移走。1989 年天鹅绒革命期间,公园里举行了约75 万人参加的示威活动。1996 年迈克尔·杰克逊的HIStory 世界巡回演唱会在此举行。现在这里是当地年轻人聚会纳凉的所在,啤酒和音乐是这里必不可少的。而这里也是俯瞰布拉格的一个观景点。
从莱特纳公园欣赏夜景后回到老城广场,突然发觉夜里的老城广场跟白天很是不同,多了几分阴森的气息了,总感觉会有蝙蝠从泰恩教堂和老市政厅的塔楼后飞出来似的。
其实这也是我对布拉格的初印象-华丽巴洛克外表下的暗黑哥特心~

 

 

 

 

 

从莱特纳公园欣赏夜景后回到老城广场,突然发觉夜里的老城广场跟白天很是不同,多了几分阴森的气息了,总感觉会有蝙蝠从泰恩教堂和老市政厅的塔楼后飞出来似的。
其实这也是我对布拉格的初印象-华丽巴洛克外表下的暗黑哥特心~

 

 

 

 

 

第2天 99图: 布拉格城堡 - 圣维特大教堂 - 布拉格城堡 - 火药塔 - 市民会馆 - 蜘蛛餐厅 

2016年8月15日,捷克旅行第二天,今天还在布拉格,游览重点是布拉格城堡。今日行程如下:

 

 

酒店到布拉格城堡公交路线

 

 

布拉格的有轨电车已经有140年的历史,当地人戏称“电车不到的地方就不是布拉格”,由此可见电车系统的便利度以及人们对它的喜爱程度。频率高、线路长、到达的地方很多、在地面上行驶可以观看两侧风景,这些都是乘坐电车的理由。
布拉格的有轨电车通宵运行,夜间线路一般为5开头,但是间隔时间很长,有的每半小时才有一班,建议提前安排好出行时间。
今天我们要坐的是22路电车,这是一条穿过几乎所有重要市中心景点的电车线路,而且在高峰时间几乎2分钟一班。来到布拉格,一定要跳进22路静静地欣赏一会儿风景。

 

 

布拉格城堡最早的部分可以追溯到公元9世纪,它是吉尼斯记录中世界上最大的古城堡,长达570米,平均宽约128米。城堡最早由开创了普热米斯尔王朝的波西米亚公爵博里沃伊一世(Bořivoj I)于公元880年下令修建。起初在城墙内只有一座圣母堂(885年),10世纪先后兴建圣乔治(920年)和圣维特(925年)两座教堂,使这里不仅为国家政治中心,同时也成为宗教中心。14世纪神圣罗马帝国皇帝查理四世对城堡进行了大规模重建,以法国哥特式教堂为蓝本再造了圣维特大教堂。胡斯战争期间城堡曾受到部分损坏,15世纪雅盖隆王朝时期得以修复并增加了北侧的几座防御塔(火药塔、新白塔、达利博尔塔)。16世纪哈布斯堡王朝新建了皇家花园和夏宫等。鲁道夫二世时期增建了新皇宫北翼,包括西班牙大厅、鲁道夫画廊和马厩等。18世纪玛利亚•特蕾西亚请奥地利巴洛克建筑家帕卡西(Nicolo Pacassi,1716-1790)完善了新皇宫和整个西部建筑群,在新皇宫东西翼完成后形成环形。

 

买了路线B套票,成人250克朗,家庭票500克朗。通票在两天内有效,但每个景点只能进入一次。

 

 

1920年,共和政府请斯洛文尼亚建筑师Josip Plečnika对城堡进行了整体改建,如今我们看到的进入第一庭院的大门就是这次改造中重修的。门柱上方的雕像是根据Ignác František Platzer 1762年创作的《巨人角斗》于1902年复制而成。布拉格城堡被收录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文化遗产名录中。

 

通往第二庭院的门叫马蒂亚斯门(Matyášova brána)。上方灰泥铭文刻着1614年马蒂亚斯(Matyás,1557--1619)统治期间建成,但据考证其主体部分很可能在马蒂亚斯的哥哥鲁道夫二世统治时期已建,是由意大利建筑家Giovanni Maria Filippy设计的,为波西米亚首个巴洛克式建筑。这座大门直到玛利亚•特蕾西亚命人改造西翼前一直是个独立的建筑。可以看到大门两侧粗壮的旗杆上挂着捷克和欧盟的旗帜,因为捷克总统现在就在这里办公。

 

 

 

我们到的时候正好赶上警卫换岗仪式。换岗仪式在第一个庭院和第二个庭院举行,有隆重的队列式和军乐团演奏。

 

 

 

穿过马蒂亚斯门便是第二庭院,庭院被四面建筑完全围合,这里又被称为新皇宫(Nový královský palác)。庭院中央的巴洛克式喷泉为科尔(Jeroným Kohl,1632-1709)于1686年设计,现在被称为科尔喷泉。中央支柱底层雕刻着智神墨丘利、火神伏尔甘、海神尼普顿和大力神赫拉克勒斯,中层是特里同,顶层为三狮顶球,泉水从狮口中吐出然后逐层落下,充满灵性。

 

 

穿过拱廊步入第三庭院就是宏伟壮观的圣维特大教堂。

 

圣维特教堂全称圣维特、圣瓦茨拉夫和圣阿达尔贝特主教座堂(Katedrála svatého Víta, Václava a Vojtěcha),始建于1344年的这座教堂,经历了数次改建与停工,一直到1929年才完全建成。虽说是融合了罗马式、巴洛克式、哥特式多种风格为一体,但是从根本上它还是彻头彻尾的哥特式建筑。

 

它最早为瓦茨拉夫一世下令于925年兴建的罗马式圆形建筑,因为他从东法兰克国王亨利一世那得到圣维特的手骨,故将圣维特定为主保圣人。圣维特(290-303)是来自西西里岛的小基督徒,303年受古罗马皇帝迫害而殉道。935年瓦茨拉夫一世死后葬于此并被封圣。997年布拉格第二任主教阿达尔贝特在传教途中去世,1039年其遗骨被埋葬在教堂中。
从此这里被称为圣维特、圣瓦茨拉夫和圣阿达尔贝特教堂。1060年布拉格教区成立,斯皮季赫涅夫二世下令将这里扩建为三通道两塔楼的巴西利卡式教堂,以前的圆形建筑因埋葬着圣瓦茨拉夫而被并入新教堂的南侧东耳堂。1344年当时的王储查理说服教皇将布拉格教区升格为总教区后下令在原教堂基础上兴建新的哥特式教堂,首位设计师为精通几何学的法国人阿拉斯的马蒂亚斯(Matyáš z Arrasu,1290-1352),他设计了法国哥特式的总体布局,但生前只完成了唱诗班坐席以东的圣坛、拱廊和部分礼拜堂。

 

马蒂亚斯死后,1356年年仅24岁的彼得·帕尔莱勒(Petr Parléř,1332-1399)接手,按马蒂亚斯的设计建造了唱诗班坐席北侧的圣器室和南侧的小礼拜堂,此后擅长雕塑和木刻的帕尔莱勒按照自己的想法设计建造了帕尔莱勒式网状拱顶、钟形圆柱、波浪形壁饰、新颖独特的花饰窗格(没有两扇窗户是相同的装饰),他在托臂、过梁和拱廊等处制作了21尊胸像,描绘了国王、王后、主教和包括他本人在内的两任建筑大师。他还设计了高达55米的南侧钟楼(内有7口钟),钟楼下方有个1394年的石匾记录了当时的建造过程。

 

帕尔莱勒死后,他的两个儿子和徒弟继续其工作,完成了耳堂和南侧钟楼,但原本与之对称的北塔未建。1420年爆发的胡斯战争使教堂遭到胡斯派偶像破坏运动的损毁。15世纪下半叶,弗拉迪斯拉夫四世委托Benedict Ried(1454–1536)继续建造,他引入一些文艺复兴风格,曾试图建造北塔,但终因资金短缺而搁浅。1770年在南塔上增加了巴洛克式尖顶。1844年捷克新哥特式建筑师Josef Kranner(1801-1871)组建了“完成布拉格圣维特主教座堂联盟”,宗旨是修复、完成和摆脱“一切肢解和伤害”。联盟从1861年到1866年进行了大量修复工作,除去被视为不必要的巴洛克装饰,恢复内部原来的风格。1870年新中殿终于奠基。1873-1929年Josef Mocker(1835-1899)和Kamil Hilbert(1869-1933)完成了新哥特式的西侧主立面和一对塔楼。

 

铜门上刻画着教堂的历史和关于圣瓦茨拉夫和圣阿达尔贝特的传奇。

 

1370-1372年在南门上用马赛克绘制了“最后的审判”,此门被称为“金门”(中门最上方是基督被手持其受难物的天使围绕,下面是六位捷克圣人,再下是查理四世和第四任王后伊丽莎白;左门上方是圣母玛利亚和六位使徒,下方是天使唤醒坟墓中的人进入天堂;右门上方是施洗者约翰和六位使徒,下方是持剑的天使长米迦勒将罪人赶进地狱之火),国王通过此门进入教堂举行加冕礼。

 

在教堂的巴洛克式尖塔上,有一个双表盘大钟。这座从十六世纪开始一直就安装在那里的钟,其中一个表盘以小时计,另一个表盘以一刻钟为单位。正午十二点,敲钟人在两个表盘中间的窗内出现,用力敲响钟楼内的大钟,每一响都震慑人心,余音久久不散,面对这样宏伟的教堂和洪亮的钟声,我们越发折服于先人们伟大的智慧与创造力。

 

 

 

在室外部分,教堂的入口层层往内推进,并有大量浮雕,对于即将走入大门的人,仿佛有着很强烈的吸引力。而无数的小尖塔和飞扶壁的设计既有着实用功能,同时往往有繁复的装饰雕刻,使整个建筑轻盈美观,高耸峭拔。

 

 

 

 

 

哥特式建筑逐渐取消了台廊、楼廊,增加侧廊窗户的面积,直至整个教堂采用大面积排窗。这些窗户既高且大,几乎承担了墙体的功能。细长的窗户被称为“柳叶窗”,圆形的则被称为“玫瑰窗”。

 

 

 

 

 

教堂内的柱子也是典型的哥特式束柱,柱子不再是简单的圆形,多根柱子合在一起,强调了垂直的线条,更加衬托了空间的高耸峻峭。

 

圣维特大教堂的内部,玻璃花窗应用了从阿拉伯国家学得的彩色玻璃工艺,拼组成一幅幅五颜六色的宗教故事,起到了向不识字的民众宣传教义的作用,也具有很高的艺术成就。花窗玻璃以红、蓝二色为主,蓝色象征天国,红色象征基督的鲜血。窗棂的构造工艺十分精巧繁复。花窗玻璃造就了教堂内部神秘灿烂的景象,从而改变了罗曼式建筑因采光不足而沉闷压抑的景象,并表达了人们向往天国的内心理想。

 

正门上方的玫瑰花窗由 Frantisek Kysela于1925-1927年设计,描绘的是圣经故事。

 

 

新艺术运动代表人物阿尔丰斯·慕夏(Alfons Mucha,1860-1939)装饰了中殿北部新主教礼拜堂的花窗。捷克的新艺术运动领军人物阿尔丰斯•穆夏,他设计的这扇花窗描绘了天主教在波西米亚的起源。博里沃伊一世在开创普热米斯尔王朝后于公元883年接受了基督教传教士西里尔和美多德兄弟的洗礼,从而确立了基督教在波西米亚的主导地位。中间主画面表现的是美多德为博里沃伊一世洗礼,旁边站着西里尔,下方坐着博里沃伊一世的妻子鲁德米拉,她膝前跪着的红衣男孩为她的孙子瓦茨拉夫。主画面左右两边分别描绘了西里尔和美多德的一生。

 

插播阿尔方斯.穆夏的介绍:
从新艺术运动的辉煌旗手到斯拉夫民族历史画巨匠----阿尔丰斯·穆夏。阿尔丰斯·穆夏(Alphonse Maria Mucha)一八六零年七月二十四日出生于摩洛维亚(Moravia)小镇Ivancice(在现今的捷克共和国境内)一个虔诚的宗教家庭。
穆夏的作品吸收了日本木刻对外形和轮廓线优雅的刻画, 拜占庭艺术 华美的色彩和几何装饰效果,以及巴洛克、 洛可可艺术的细致而富于肉感的描绘。他用感性化的装饰性线条、简洁的轮廓线和明快的 水彩效果创造了被称为 “穆夏风格” 的人物形象。经过他的加工,所有的女性形象都显得甜美优雅,身材玲珑曲致,富有青春的活力,有时还有一头飘逸柔美的秀发。他的画面常常由青春美貌的女性和富有装饰性的曲线流畅的花草组成。

 

与别的艺术家不同,穆夏同时也是一位摄影师,他利用摄影技术来辅助他的创作。他让模特儿摆出他所需要的姿势后拍成照片,然后以照片为基础,在画面上对服饰和头发进行整理加工,经过特别的构图再加上花卉及植物花纹的装饰,最后完成他的创作。他的很多招贴画的素材都来源于照片,他为 伯恩哈特 所画的许多海报也是来自艺术家的剧照或画家本人为她拍的照片。这个习惯其实是来源于他成名前那段穷困潦倒的生活经历,因为每次请模特都需要按时间付出很高的费用,穷得叮当响的穆夏根本支付不起,将模特的形象用照片记录下来不仅可以积累素材,还可以节省不少开支。后来,穆夏就将摄影当作和速写同样重要的创作辅助工具。

 

教堂里还保存着象征无上皇权的三件宝物:波西米亚国王的纯金皇冠、金球、权杖;还有捷克最大的巴洛克大钟。

 

1929年圣维特主教座堂最终完成并被祝圣,自1344年起整个工程历经近600年。尽管主教座堂的西半部加上了新哥特式,但大部分设计和要素恢复了彼得·帕尔莱勒的设计,使之成为一个和谐的整体。从西门进教堂右手起逆时针走第1间为鲁德米拉礼拜堂(祭坛和雕像为Josef Kranner设计,1960年代制作的马赛克表现的是施洗者圣约翰,墙上挂着卡拉瓦乔绘制的《埋葬基督》);第2间为圣墓礼拜堂(墙上是Aurelio Lomi绘制的《抹大拉的玛利亚》);第4间为圣墓礼拜堂(钟楼入口,共287级台阶,内有捷克最大的钟:西吉斯蒙德钟);第5间为瓦茨拉夫礼拜堂(圣瓦茨拉夫之墓)。

 

 

 

 

南墙右侧上了七道锁的门通往王冠室,内存波西米亚王冠、权杖和金球。);第7间为圣十字礼拜堂(通往地下墓穴);第7与第8间之间是皇家讲坛(Benedikt Rejt设计);第8间为抹大拉的玛利亚礼拜堂。

 

 

第9间为内波穆克的约翰礼拜堂(阿达尔贝特的遗骨;堂外是奥地利的小费舍尔·冯·埃拉赫(Joseph Emanuel Fischer von Erlach,1693-1742)1736年设计的银质的内波穆克的约翰之墓,维也纳的银匠帮他铸造完成。
最上方是虔诚的约翰手捧带有救世主基督的十字架,眼中充满谦卑和慈爱。他脚下的银棺上雕刻着那个古老的传说:约翰正在听王后忏悔。银棺被两个跪着的天使托举着,据介绍这个银棺是可以被打开的,里面确实存放着约翰的遗骸。棺墓上方的红色锦缎华盖由四个银质的天使牵拉着,这是1771年时任布拉格大主教捐赠的,由一位名叫Nováka的银匠制作。

 

 

外围的大理石栏杆是1746年添加的,四个角上的银像为捷克雕塑家Ignác František Platzer(1717-1787)设计的古希腊四枢德:智、义、勇、节。

 

 

 

第10间为遗骨礼拜堂(奥托卡一世、二世之墓);主祭坛正后方的第11间为万福玛利亚和圣三位一体礼拜堂(斯皮季赫涅夫二世和他父亲布热季斯拉夫一世之墓,礼拜堂对面是圣维特之墓),祭坛上的雕塑表现了圣母玛利亚生命中的某些场景。左上角的是大天使加百利向玛利亚报喜告诉她已怀上以色列人的弥赛亚;中间的是玛利亚拜访表姐伊丽莎白;右上角为玛利亚在牛棚中生下小耶稣;左下角为玛利亚和约瑟夫带小耶稣到圣殿去见老祭司西缅;右下角为十二岁的耶稣首次在圣殿讲经。;第14间为圣安妮礼拜堂圣安妮是玛利亚的母亲,礼拜堂壁龛中央就是圣安妮教导小玛利亚的雕像。;第15间为天使长圣米迦勒礼拜堂(旧圣器室,门口有捷克著名巴洛克画家彼得·布兰德(Petr Brandl,1668-1735)绘制的《基督受洗》,门口的柱子上立着一尊圣米迦勒除魔的雕像,堂内是马蒂亚斯和帕尔莱勒之墓);第17间北部耳堂由德国建筑师Bonifác Wolmut(1510-1579)设计,后加装了巴洛克式管风琴;第18间为带螺旋楼梯的珍宝室(Kamil Hilbert设计)。

第19间为新主教礼拜堂(埋葬着本教区20世纪以来的几位主教。慕夏设计的花窗描绘了天主教在波西米亚的传播起源,中间主画面为传教士美多德为博里沃伊一世洗礼,旁边站着西里尔,下方坐着鲁德米拉,跪着的红衣男孩为圣瓦茨拉夫。左右两边分别为西里尔和美多德的一生)。教堂中间白色大理石墓由鲁道夫二世委托荷兰人Alexandra Colina(1527-1612)设计,埋葬着鲁道夫二世的祖父母斐迪南一世及王后和父亲马克西米连二世,下方就是地下墓穴,埋葬着包括鲁道夫二世、查理四世在内的众多国王。白色大理石墓旁边的讲道坛和木质旋梯为1631年完成。

 

 

 

 

 

布拉格是个需要从上往下看的城市,如果说在地面上它的美有十分,那么在高空俯瞰,它的美要超过十二分。
圣维特大教堂的塔顶高56米,登塔需要步行旋转楼梯285级台阶,通票不能用,需要单付150克朗/人,儿童免费。

 

 

 

 

 

 

第三庭院东侧的建筑是旧皇宫( Starý královský pal ác),最早建于9世纪晚期,是一整排黄色的房子,不过与欧洲其他地方的皇宫相比,这栋建筑看起来并不像是皇家财产。12世纪索别斯拉夫一世执政时,将原有的石墙木结构改为全石头的罗马式宫殿。14世纪查理四世统治时期,内部改建为哥特式拱顶并增加了拱形游廊。他的儿子瓦茨拉夫四世统治时又增加了两侧垂直的翼部。15世纪这座皇宫一度被弃用,直到1483年弗拉迪斯拉夫四世迁回城堡并对宫殿进行大规模重建后才又重新启用。如果照相需要购买单独的照相票,每张50克朗。
走进去首先看到的是雄伟的弗拉迪斯拉夫大厅( Vladislavský sál),它建于1490-1502年,由捷克建筑家Benedikt Rejt设计,也就是设计主教座堂中的皇家讲坛的那位。这座大厅长62米,宽16米,为城堡内面积最大的厅,也是当时欧洲最大的无立柱拱顶大厅,就当时的建筑水平而言具有相当的难度。Rejt在设计风格上也进行了大胆的创新,13米高的带肋拱顶属于晚期哥特式,而高大的矩形窗则体现了当时新兴的文艺复兴风格。

 

这里曾作为国王的会议大厅,举行过许多正式的典礼和宴会,还进行过骑术比赛并为此修建了适合骑马通行的台阶,1918年起这里用于总统选举等大型公共庆祝活动。至今这里还被用于一些官方活动,如总统选举、重要庆典、国宴等。该厅西南角的旋转楼梯被称作“骑士阶梯”,所有的捷克总统都是经过这里上楼宣誓就职的。

 

大厅南侧的石头阳台可欣赏城市美景,可以看到整个小城区和包括查理大桥在内的几座美丽的桥。

 

这座粉色的圣乔治教堂是布拉格城堡区第二大重要的教堂,也是布拉格城堡内最古老的教堂,为献给圣徒乔治而建。

 

它由瓦茨拉夫一世的父亲弗拉季斯拉夫一世(Vratislav I)于公元920年创建,但次年他就去世了,没过多久瓦茨拉夫一世的奶奶鲁德米拉被她的儿媳谋杀。924年当瓦茨拉夫一世亲政后立即放逐了他母亲,并于925年将鲁德米拉的墓迁移至圣乔治大殿重新安葬。 973年博列斯拉夫一世的小女儿Mlada在罗马被封教职,回来后在此创建了本笃会的圣乔治女修道院并亲任院长。教堂经历了1142年和1541年的两次大火和重建。13世纪上半叶增建了带有单独门廊和南侧入口的鲁德米拉礼拜堂。1671-1691年修建了西侧的巴洛克主立面(Francesco Caratti设计),并对整个修道院进行重建。

 

1718-1722年捷克巴洛克建筑家František Maxmilian Kaňka(1674-1766)设计建造了内波穆克的约翰礼拜堂,其中带天使的圣人雕像由Ferdinand Brokoff制作。18世纪末修道院被军队征用受到损坏。1897-1908年建筑家Mach主持重修,恢复了教堂内部的早期罗马式风格旧貌。普热米斯尔王朝的几位君主安葬于此。晚间在教堂的音乐会需单独购票。修道院现为国家艺廊,收藏14-17世纪的捷克艺术品,包括哥特、文艺复兴和巴洛克等不同时期的绘画作品。

 

教堂内部的风格与圣维特大教堂大相径庭,如果说后者是极尽奢华,那么圣乔治教堂内壁可谓朴实无华。走进教堂,里面的光线很暗,整个建筑样式属于早期罗马式风格,内部装饰非常低调朴实,不同于巴洛克式和哥特式的华美精致。北面墙上这幅是17世纪创作的《圣母升天》。

 

南墙上挂着的则是16世纪创作的《圣乌尔苏拉的殉难》。圣乌尔苏拉(Saint Ursula)是传说中的一位英国公主,她被父王安排与远方的一个异教徒成婚,就在她与11000名女仆乘船远赴他乡途中,突遇一场风暴,把她们刮到高卢的一个港口。于是公主决定在婚前进行一场泛欧洲的朝圣。可怜她们在前往科隆的途中被匈奴人抓获并全部残害。南墙上挂着的则是16世纪创作的《圣乌尔苏拉的殉难》。圣乌尔苏拉(Saint Ursula)是传说中的一位英国公主,她被父王安排与远方的一个异教徒成婚,就在她与11000名女仆乘船远赴他乡途中,突遇一场风暴,把她们刮到高卢的一个港口。于是公主决定在婚前进行一场泛欧洲的朝圣。可怜她们在前往科隆的途中被匈奴人抓获并全部残害。主祭坛正中是鲁德米拉的墓,棺墓外的圣乔治屠龙浮雕为14世纪下半叶创作。祭坛上方的壁画已残破不堪,但耶稣的形象仍依稀可见。

 

 

大殿南侧的卢德米拉礼拜堂为13世纪上半叶建造,带有一个单独的朝南的大门。门上方雕刻着圣乔治屠龙。这座小礼拜堂供奉了圣女卢德米拉的棺木。圣女卢德米拉是圣瓦茨拉夫的祖母,曾垂帘听政辅助孙子统治王国,广受捷克人民的爱戴。

 

 

 

洛布科维奇宫Lobkovický palác与贵族之家Purkrabství(玩具博物馆)
位于城堡东端黄金巷南侧的Jiřská街。洛布科维奇宫原为捷克贵族洛布科维奇家族拥有,是城堡中唯一的私宅。它于16世纪建造,最初为文艺复兴风格。17世纪由巴洛克建筑家Carlo Lurago改建。
共产党时期被没收。现对外开放(周一闭馆),一层为家族礼拜堂,二层为家族收藏展。贵族之家最早为查理四世随从住所,1541年大火后重建,现为玩具博物馆,里面收藏了上千个芭比娃娃。

 

门口的裸体少年铜雕吸引了不少人跑来合影,某个部位已经被大家磨得锃亮了。

 

皇家花园 Královská zahrada位于城堡区北部,与城堡以鹿护城河分开。花园最初由斐迪南一世(Ferdinand I,1503--1564)和安妮王后于1534年命人在中世纪的葡萄园上改建而成。最初为文艺复兴风格,经过几个世纪的改扩建演变成如今多种风格并存的英式花园。

 

 

 

 

 

 

 

从城堡区回到酒店,稍事休息后向东穿过火药塔去位于采莱特纳街上的餐馆。

火药塔的外形是哥特式的城门,修建于1475年,曾是布拉格老城的13座城门之一。它由捷克建筑家和雕塑家Matěj Rejsek设计,模仿了彼得•帕尔莱勒设计的老城桥塔,并通过小桥与旁边的王宫相连。在它尚未完工时的1483年,弗拉迪斯拉夫四世将王宫迁到了布拉格城堡,加上新城的扩建,使这座建筑的重要性大大降低,塔顶等最后部分草草建完。此后的作用基本只有君主加冕需要通过此门进入加冕之路。
这条国王加冕大道又称皇家之路(Královská cesta),始于Králův dvůr(国王法院)即今日市民会馆所在地,穿过火药塔,沿着采莱特纳街(Celetná ulice)通向老城广场,再由老城广场西侧的查理街(Karlova ulice),走过十字军广场和查理大桥,到达伏尔塔瓦河对岸的桥街(Mostecká ulice),一路走向小城广场,穿过聂鲁达街并通过城堡广场到达位于布拉格城堡内的圣维特主教座堂。今天我们的游览路线就要沿着这条加冕大道行进。
火药塔因18世纪中期曾被用作存储火药而得名。1757年普鲁士人围攻布拉格时火药塔被严重损毁。1878 - 1886年,Josef Mocker继完成老城桥塔的修复后又对火药塔进行了修复,去掉了上方原有的钟表,重建了塔顶,使塔高达到65米。

 

紧连着火药塔的一幢华丽的建筑就是市民会馆。它是一座音乐厅,建于20世纪初,会馆内部最美丽也是最大的厅以捷克国宝音乐家斯美塔那(Bedřich Smetana)命名。
市民会馆很早以前曾是王宫所在地,从瓦茨拉夫四世到弗拉迪斯拉夫四世搬走之前的几代国王均居住于此。王宫废黜后,这里一度被改建成圣阿达尔贝特教堂等,不过1902年所有老建筑全部被拆除。捷克新艺术建筑家中的先锋人物Osvald Polívka(1859-1931)和建筑学教授Antonín Balšánek(1865-1921)于1905-1912年设计建造了现在的市民会馆。
这座建筑夺人眼球,这不仅因为它宏伟庞大,更因为它集结了众多艺术精华从而以优美的建筑轮廓勾勒出独特的时代轮廓。这座堪称布拉格最著名的新艺术建筑,内外部装饰汇集了当时捷克最伟大的艺术家。
大门上方的半圆形马赛克画为布拉格实用艺术学院教授Karel Špillar(1871-1939)创作,名为《向布拉格致敬》,赞颂了这座伟大的城市,伟大的民族精神。
其上篆刻有捷克著名作家Svatopluk Čech 的黄金字迹题词:向布拉格致敬!如同抵御暴风骤雨般抵御时间与苦难的洗礼!壁画下方的阳台由复杂的黄铜装饰制作而成,它可以直接通向二楼的市长大厅。

两边的雕塑和楼角的纪念牌由Ladislav Šaloun制作。
1918年10月28日,捷克斯洛伐克独立的消息也是在该厅宣布。每年的10月28日捷克独立日那天,斯美塔那厅里都会上演捷克交响乐团演奏的《我的祖国》(Má vlast)交响组曲。在这一天来此聆听《我的祖国》也是许多捷克人每年的保留节目。市民会馆内除了音乐厅,也有不定期的展览可以参观。如果只想参观建筑内部的话,则须参加固定的导览。最好的方式其实是买一张音乐会的票,即可参观内部建筑、又可享受高水准的文化活动。

 

布拉格第二天晚餐去了《花样男团》在布拉格去过的“蜘蛛餐厅”,它位于布拉格老城广场旁边的采莱特纳街。
采莱特纳街 Celetná ulice长约400米,连接老城广场和市民会馆,是皇家之路的第一段。街名源自以前这里的面包师制作的一种像辫子一样的面包名称。

 

 

这家以捷克餐为主的餐厅菜量超大,而且很便宜,啤酒也好喝。店里的服务员都是古典装扮,每晚还有历史剧情的表演可以看~

 

 

 

 

 

 

第3天 102图: 小城广场 - 小城圣尼古拉教堂 - 聂鲁达街 - 胜利之后圣母教堂 - 列侬墙 - 查理大桥 

2016年8月16日,捷克旅行第三天,今天还在布拉格,游览重点是布拉格小城区和查理大桥。今日行程如下:

 

查理大桥小城桥塔西侧的路叫桥街(Mostecká),一直通往小城广场。小城区实际上并不“小”,它和老城区遥相呼应,由查理大桥连接,成为伏尔塔瓦河两岸的靓丽风景,互为衬托。小城区由波西米亚皇帝始建于1257年,后来又经过查理四世的精心改建,这里拥有大量皇族宫殿,是统治者和领导阶级活跃的区域。 1541年,这座最好的查理之城被大火和毁灭性的战争所毁坏。小城区的大部分都被烧毁。留存下来的,大部分都是巴洛克建筑,所以今天,当你身处小城街头,会发现巴洛克建筑占了绝对的支配地位。
桥街的半截有个路口向南进入Lázeňská街,不远就看到一座修道院,它属于医院骑士团(Ordre des Hospitaliers),门上还能看到骑士团的八角十字徽章,里面别有洞天,装饰十分精致。

 

 

 

 

西侧广场上树立着一座方尖碑,是为纪念1713年黑死病结束而建的圣三位一体纪念柱。方尖碑为意大利建筑家Giovanni Battista Alliprandi(1665-1720)于1717年建造。顶端是包围在三角形中的上帝之眼,它是代表圣三位一体的重要标志。纪念柱上的雕塑为奥地利雕塑家Jan Oldřich Mayer(1666-1721)和捷克雕塑家Ferdinand Geiger(1655-?)合作完成,其中鸽子代表圣灵,手举十字架的为圣子耶稣,他旁边的是圣父耶和华,三者构成圣三位一体。下边中间是圣母玛利亚站在月球上脚踩代表邪恶的毒蛇,旁边的圣人左起顺时针转一圈分别为圣瓦茨拉夫(举旗者)、圣鲁德米拉(持棕榈叶者)、圣普罗科普(持十字架和拐杖者)、内波穆克的圣约翰(头顶五颗星者)、圣阿达尔贝特(戴主教冠冕者)。纪念柱下方外围的栏杆和天使雕像为1772年捷克雕塑家Ignác František Platzer(1717-1787)设计添加。

 

 

 

小城区的圣尼古拉教堂称为阿尔卑斯山以北巴洛克式最漂亮的建筑。也是今天我们参观的一大重点。

 

一言不合就爬楼-小城区圣尼古拉教堂塔楼,310级台阶~门票150克朗。

 

 

登上塔楼,眼前顿时豁然开朗,从这里可以轻松看到整个小城区和查理大桥。

 

 

 

 

 

巴洛克建筑起源于十七世纪的意大利,“巴洛克”一词源于西班牙语及葡萄牙语,意为“畸形的珍珠”,它将原本罗马人文主义的文艺复兴建筑,添上新的华丽、夸张及雕刻风气,彰现出国家与教会的专制主义的丰功伟业。建筑着重于色彩、光影、雕塑性与强烈的巴洛克特色。巴洛克建筑极富想象力,创造出许多出奇如幻的新型式,开拓了建筑造型的领域,积累了大量独创的手法。

 

踏入教堂的那一刻,再次被巴洛克式的繁复华丽的装饰而震撼,纯白色的大理石廊柱,金碧辉煌的穹顶和四周精致的雕像,无不是绝美的艺术品。中殿上方的天顶画为奥地利画家Jan Lukáš Kracker(1719-1779)于1761年绘制的《圣尼古拉的神化》(Apoteóza sv. Mikuláše)。

 

 

 

前方的圆形穹顶画则为萨克森宫廷画家František Xaver Palko(1724-1770)绘制。

 

 

 

 

 

教堂二楼保存着十幅捷克著名巴洛克画家Karel Škréta(1610-1674)于生命的最后几年绘制的《基督受难组画》,包括《基督在橄榄山上》、《基督在该亚法面前》、《基督在希律王面前》、《基督在彼拉多面前》、《基督受鞭打》、《基督戴荆棘冠》、《看这个人》、《基督被钉十字架》、《悲伤的圣母》、《圣殇》。

 

 

 

 

 

 

教堂后方有个6米高的管风琴,为Thomas Schwarz于1745-1747年制作。它有超过四千个发音管,据说音色极佳。当年莫扎特曾四次来此演奏,如今这里依然会在每晚举办管风琴音乐会。

 

小城广场西北角的黑鹰之家继续西行就是小城区最著名的街道聂鲁达街(Nerudova ulice),它也是“皇家之路”的一部分,通往山上的城堡。这里最早曾叫马刺街( Ostruhová),为1267年奥托卡二世时期修建。捷克十九世纪小说家、诗人和记者扬• Ÿ聂鲁达(Jan Neruda,1834-1891)曾居住于此,并写下著名的短篇小说集《小城故事》,后来就以他的名字命名了这条街道。这条街上的大部分建筑为17-19世纪重建,当时以浮雕或壁画作为房屋标志,相当于今天的门牌号。

 

插着罗马尼亚和欧盟国旗的是莫尔辛斯基宫( Morzinský palác),建于1714年,现为罗马尼亚大使馆。门口的雕塑出自著名雕塑家Ferdinand Maxmilián Brokoff之手,查理大桥上有很多他的作品。

 

意大利大使馆,以前为克罗法特斯基宫( Kolovratský palác),建于1721年。门口的雕塑为马蒂亚斯 Ÿ•布劳恩的作品。

 

此外还有驴和摇篮之屋(建于1706年)、金车轮之屋(建于1790年)、七蟑螂之屋(建于1723年)、红狮之屋(建于1726年)、绿龙虾之屋(建于1734年)、绿鹿之屋(建于1819年)。
每幢建筑都有一蓝一红两个门牌,它们分属于两种编号机制。红门牌为老编号,首次编制于1770年玛利亚•特蕾西亚(Marie Terezie,1717--1780)统治时期,采用普鲁士门牌编制法,一般从街口开始顺时针(少数为逆时针)至街道尽头绕一圈再回到街口,按自然数顺序排列,以后出现新建筑则继续分配后面的号码。1805-1815年进行过一次大规模重排。以前老建筑翻新重建时还可以沿用原号牌,2000年颁布的法令规定以后在老建筑地块上重建的新建筑不再重复使用过去的编号。按照这种方法,1805-1815年以前的建筑均按位置顺序编号,1815年以后的建筑则按建造时间先后,越新的建筑号码越大。它的好处是可以记录整条街的建筑历史进程,缺点是新建筑多了容易找不到。1857年又引入了新编号,使用蓝门牌,采用欧洲普遍使用的门牌编制法,通常按照从东向西,从南向北,左奇右偶,奇偶数分别按顺序排列编号。如果在两幢老建筑之间出现新建筑,则采用临近号码加后缀的方式,这点与中国基本相同。

 

 

 

 

 

 

 

 

 

 

 

 

 

 

今天老婆穿的花裙子和聂鲁达街上的这些彩色房子好搭~

 

 

 

 

从圣尼古拉教堂沿着加尔默罗街(Karmelitská)往南走,不远处就是吸引世界无数朝拜者前来朝拜圣婴的胜利之后圣母堂(Kostel Panny Marie Vítězné)。
这座教堂最早为鲁道夫二世的宫廷建筑师Giovanni Maria Filippy于1611-1613年设计建造的半文艺复兴半巴洛克风格建筑。与大多数教堂一样,最初教堂的正门是朝西开的,原为路德会的圣三位一体教堂。在1620年爆发的那场著名的白山战役中,天主教军团击败了新教军团,新教的路德会随即被禁止,教堂被划归天主教的加尔默罗会。1624年为纪念白山战役的胜利,教堂被祝圣为胜利之后圣母堂。1636-1644年进行大规模重建,改为如今的东侧开门,并在南侧增建了加尔默罗会赤足修道院(现为捷克教育、青年和体育部办公地),1669年还加盖了钟楼。

 

 

在东立面上方可以看到一幅圣婴画像,此教堂正是因为供奉了传奇的布拉格耶稣圣婴雕像而闻名。走进教堂,在大殿北侧中部一个华丽的祭坛上,就是那尊小巧的雕像。
教堂内供奉的圣婴像高47厘米,为木雕蜡像,来自16世纪的西班牙。传说它曾为西班牙著名修女圣特雷萨( Teresa of Ávila,1515-1582)拥有,1556年西班牙公爵夫人得到后,以此作为新婚礼物送给了嫁到布拉格的女儿,1628年又被捐赠给胜利之后圣母堂。从此教堂就因供奉这尊布拉格耶稣圣婴像而吸引着世界各地的朝拜者前来祈福和求子。

 

 

西侧主祭坛上是由捷克画家Antonína Stevense(1610-1675)于1641年绘制的《圣母升天》。

从胜利之后圣母教堂出来后,准备去列侬墙看看,不过这地方实在不太起眼,只能跟着导航一路走过来。

 

位于查理大桥西侧桥下不远处的列侬墙是一面著名的涂鸦墙,总长五六米。布拉格最嬉皮的地方就是这里了:80年代的捷克年轻人为了表达向往自由、反抗共产主义高压统治,就在这一面普通的白墙上画满了涂鸦。由于大多数的涂鸦灵感都得源于甲壳虫乐队主唱约翰·列侬(John Lennon)的歌曲,因此这堵墙就被称作了列侬墙。而约翰·列侬本人的创作也经常着眼于反战主题,这些追随他的年轻人们也被称作为“列侬主义者”。2014年这面墙被一群学生刷成了白色,只留下了一句“Wall is over”。但不久之后又被画满,那句留言也被改成了“War is over”。

 

 

在墙上还看到了中文~

 

 

 

 

查理大桥由查理四世始建于1357年,完成于15世纪初。一开始它被称作“石桥”或者“布拉格桥”,到了19世纪才被更名为“查理大桥”。大桥全长516米,桥身上安放有30座雕塑。查理大桥在伏尔塔瓦河东西两岸各有一座桥塔,东岸老城区的就叫老城桥塔,西岸小城区的则称小城桥塔。
查理大桥的建造者查理四世非常迷信天文学和数字的奥妙,所以在设计建造这座桥的时候有许多冷知识在其中。例如有个有趣的数字排列:1-3-5-7-9-7-5-3-1,查理四世特意于1357年9月7日早晨5点31分(古代捷克时间)为查理大桥奠了第一块基石。
另外,查理大桥至今这么坚固原因之一是因为当年造桥时在原料砂浆中掺入了蛋黄以加固桥体。

 

老城桥塔(Staroměstská mostecká věž)为一座三层哥特式塔楼,被认为是欧洲最美的哥特式建筑之一,由彼得•帕尔莱勒(Petr Parléř,1332-1399)于1380年设计建造。它不单是个防御塔,更相当于一座凯旋门。查理四世规划的国王加冕礼路线“皇家之路”(Královská cesta)正好就从塔下穿过前往对岸的新城区。1972 年桥塔东侧帕尔莱勒雕刻的八尊雕塑被移至博物馆保存,代之以复制品。它们分别为查理四世(下左)、圣维特(下中)、瓦茨拉夫四世(下右)、圣阿达尔贝特(上左)、西吉斯蒙德(上右),以及狮子和两个盾徽(鹰代表神圣罗马帝国,狮代表波西米亚王国)。狮子雕像下方还有个盾徽是圣瓦茨拉夫的标志。

 

老城桥塔塔底拱门内的天顶画为捷克画家Petr Maixner(1831-1884)按照原哥特式图案于1878年修复。

 

查理大桥西头由小城桥塔(Malostranská mostecká věž)镇守,是一高一低两座塔楼,中间由一座哥特式拱门相连。靠南边矮的那个是查理大桥前身朱迪思桥(Juditin most)的一部分,因此又称朱迪思塔(Juditina věž)。朱迪思桥建于1158-1172年弗拉迪斯拉夫二世(Vladislav II,1110-1174)统治期间,以当时的王后朱迪思的名字命名。它原本是一座罗马式塔楼,1591年垛口被文艺复兴风格装饰面所取代。较高的哥特式塔楼于1357年与查理大桥同期开建,由彼得•帕尔莱勒设计,直到1464年才最终完成。塔楼上方的壁龛里原来应该是有雕像的,现在已不知去向。

 

在连接两座塔楼的哥特式拱门上方可以看到对称的两个布拉格城徽浮雕,上边的垛口则雕刻了三个盾徽,中间的双尾狮为波西米亚王国标志,左边的单尾狮为卢森堡家族标志,右边的单头鹰为神圣罗马帝国标志。这标明了查理四世的三个身份,他是神圣罗马帝国皇帝兼波西米亚国王,来自卢森堡家族。神圣罗马帝国盾徽在查理四世和他之前一直采用单头鹰标志,从他的儿子西吉斯蒙德加冕后开始改用双头鹰标志并沿用至帝国终结。

 

17世纪末到18世纪陆续在桥上塑立30尊雕像,多为巴洛克雕塑家完成,使这里成为露天巴洛克展。1965年起此桥成为步行桥,原雕塑逐渐被复制品替换,原作保存在Lapidárium国家博物馆和Gorlice博物馆中。30尊雕像按照从东到西的顺序分别为(奇数在南侧,偶数在北侧):

1. 圣伊华 Svatý Ivo:奥地利雕塑家马蒂亚斯·布劳恩(Matyáš Bernard Braun,1684-1738)创作于1711年,查理大学法律系出资。描绘律师的主保圣人圣伊华帮助老人、寡妇和儿童。下方浮雕描绘他调解一对母子之间的纠纷。圣伊华(Ivo Bretaňský,1253-1303)出生在法国,毕业于巴黎神学院,任宗教法庭律师,专为穷人辩护。他在自家建立孤儿院、医院和救济所,自己却睡在地上。1303年病逝,后被教宗克肋孟六世封圣。

 

2. 圣母玛利亚和明谷的圣伯尔纳铎 Madona a sv. Bernard:德国雕塑家Matěj Václav Jäckel(1655-1738)创作于1709年,由奥塞克的西多会修道院出资。中间是怀抱耶稣的圣母看着右下方的伯尔纳铎,下方是举着主教冠冕的天使。左边是天使托着与耶稣受难相关的圣物。圣伯尔纳铎(Bernard z Clairvaux,1090-1153)出生在法国,1112年加入新兴的隐修会西多会,随后带领一批修士在法国北部山谷中创建了一座修道院,从此那里被人们称为“光明之谷”(明谷)。其学生当选为教宗恩仁三世。当时圣伯尔纳铎写了著名的《劝思考书》恳请教宗务必保持警醒。此书成为后任教宗的必读之作,其中一句名言是“记住你不是君士坦丁大帝的继承人,而是一个渔夫的继承人。”

 

3. 圣芭芭拉、圣玛格丽特和圣伊丽莎白 Sv. Barbora, Markéta a Alžběta:德国雕塑家Jan Brokoff(1652-1718)和其子Ferdinand Maxmilián Brokoff(1688-1731)创作于1707年。中间的圣芭芭拉是天主教十四救难圣人(源自14世纪黑死病时期)之一,克发烧、猝死。左边的圣玛格丽特于304年殉道,传说她在狱中手持十字架击退了撒旦变成的毒龙。右边的圣伊丽莎白为圣母玛利亚的表姐,施洗者圣约翰的母亲。

 

4. 圣母玛利亚、圣多明我和圣托马斯·阿奎那 Madona, sv. Dominik a sv. Tomáš Akvinský:Matěj Václav Jäckel创作于1708年。中间是头戴皇冠怀抱耶稣的圣母玛利亚站在月球上(无玷形象)。左边是多明我会的创始人的圣多明我(1170-1221)。右边的圣托马斯(1225-1247)是天主教著名神学家和哲学家,有大量著作,包括对亚里士多德和圣经的注释。

 

5. 圣殇 Pieta:捷克雕塑家Emanuel Max(1810-1901)创作于1859年。此处最初是Jan Brokoff于1696年完成的圣殇,也是当时大桥上的第一尊巴洛克风格的石头雕像,1859年被移到佩特任山下的圣嘉禄医院,同时以现在的雕像替代。左边是圣母怀抱从十字架上卸下的耶稣,右边是抹大拉的玛利亚亲吻耶稣的手,中间站立的是福音书作者圣约翰。

 

6. 十字架和骷髅地 Kalvárie – sv. Kříž:1361年在查理四世时期这里就树立了一个木质十字架,1419年被胡斯信徒破坏,1629年重新树立的十字架又在三十年战争中被入侵的瑞典人所毁。现在看到的是1657年在德累斯顿购买的1629年制作的金属十字架。1666年在十字架两旁增加了两尊雕像,但是它们在1861年被Emanuela Max制作的圣母玛利亚(左)和福音书作者圣约翰(右)雕像所取代。十字架上的希伯来文字为1696年添加,当时作为对一个当地犹太领袖的惩罚,他被要求出资制作这组镀金经文:“圣哉、圣哉、圣哉,万军之主”。

 

7. 圣约瑟和耶稣 Sv. Josef s Ježíšem:Josef Max(1804-1855,Emanuel Max的哥哥)创作于1854年,由布拉格商人Josef Bergmann出资。这里最早是Jan Brokoff于1706年制作的同名雕像(当时正值约瑟夫一世执政),不幸的是雕像1848年毁于战火。雕像中耶稣的父亲圣若瑟手持象征纯洁的百合花,脚踩在木工架上。身旁的小耶稣做出祈福的手势。

 

8. 圣安妮 Sv. Anna:Matěj Václav Jäckel创作于1707年,由布拉格新城的指挥官鲁道夫伯爵出资。中间是耶稣的外祖母圣安妮抱着小耶稣,左下方是圣母玛利亚。

 

9. 圣方济各·沙勿略 Sv. František Xaverský:Ferdinand Maxmilián Brokoff(1688-1731)创作于1711年,由查理大学神学与哲学系出资。圣方济各·沙勿略(1506-1552)是耶稣会的联合创始人,首位前往南亚和东亚传教的天主教徒,死于中国南部的上川岛。雕塑中他站在正中手举十字架为左边跪着的印度首领施洗。右边的两个男孩,后面手捧书本和法冠的正是以雕塑家本人为模特。前面的男孩捧着用贝壳盛着的施洗用水。下方托举圣坛的四位分别为中国人、鞑靼人、印度人和埃塞俄比亚人。1890年洪水泛滥时雕像坠入河中。现在看到的是捷克雕塑家Čeněk Vosmík(1860-1944)于1913年制作的复制品。

 

10. 圣西里尔和美多德 Sv. Cyril a Metoděj:捷克雕塑家Karel Dvořák (1893-1950)创作于1928-1938年,教育部出资。此处原为Ferdinand Maxmilián Brokoff于1711年创作的圣依纳爵·罗耀拉雕像,1890年洪水泛滥时受损,现存于Lapidárium国家博物馆。Karel Dvořák创作时正值共和国成立十周年,教育部不希望重新塑立不受欢迎的耶稣会创始人圣依纳爵的雕像,因此选择了最早将基督教带到这里的两位圣人兄弟。左边手捧圣经和教堂模型的是西里尔,右边高举右手是美多德,下边是摩拉维亚民众。

 

11. 圣克里斯多夫 Sv. Kryštof:Emanuel Max创作于1857年,由布拉格市长Vaňky出资。1720年Špork伯爵曾计划请马蒂亚斯·布劳恩制作查理六世雕像向国王致敬,但最终这里被守桥岗亭占据。1784年洪水将岗亭和5名警察一起冲到河中,只有一人获救。这尊雕像描述的是三世纪的圣克里斯多夫背耶稣过河的故事。传说克里斯多夫曾立誓要服侍世上最强君王,当发现魔鬼怕十字架后认定耶稣最强,于是专门在河边背人过河。一次他背一男孩过河时发现非常重,便对孩子说“你重到有如世界背在我身上”。此男孩应道:“你背负的不只是全世界,还包括它的创造者”,原来男孩正是耶稣假扮。圣克里斯多夫是旅行者的主保圣人。

 

12. 施洗者圣约翰 Sv. Jan Křtitel:Josef Max创作于1855年。表现了施洗者圣约翰的独自形象。这里最早是Jan Brokoff于1706年创作的约翰为耶稣施洗的雕像,但于1848年革命中毁坏。

 

13. 圣方济各·波吉亚 Sv. František Borgiáš:Ferdinand Maxmilián Brokoff创作于1710年。圣方济各波吉亚(1510-1572)是西班牙耶稣会传教士,曾前往南美洲传教。在雕像中他位于中间,左边的天使手持一面带圣母像的椭圆板,右边的天使托着圣体匣。下方基座上的骷髅头是为纪念圣方济各波吉亚所在时期的皇后伊莎贝拉(Isabela Portugalská ,1503-1539,神圣罗马帝国皇帝查理五世的皇后)。

 

14. 圣诺伯特、瓦茨拉夫和西吉斯蒙德 Sv. Norbert, Václav a Zikmund:Josef Max创作于1853年,由斯特拉霍夫修道院出资。最早为Jan Brokoff于1708年创作的雕像,因石头质量问题而毁坏。中间手举圣体匣的圣诺伯特(1082-1134)来自科隆选侯国,创立了普雷蒙特雷修会。左边举旗的是圣瓦茨拉夫,右边佩戴王冠和宝剑的是西吉斯蒙德。

 

15. 圣鲁德米拉和圣瓦茨拉夫 Sv. Ludmila s malým sv. Václavem:马蒂亚斯·布劳恩于1720年创作,1784年替换了Ottavio Mosto于1701年完成的圣瓦茨拉夫雕像。现在这尊雕像描绘了圣鲁德米拉教孙子瓦茨拉夫读书的情景。基座上的浮雕则表现了圣瓦茨拉夫被弟弟杀害的场景。

 

16. 内波穆克的圣约翰 Sv. Jan Nepomucký:最有名的一座雕塑,也是大桥上最老的雕像。雕像是为了纪念圣约翰殉难三百周年纪念而作。它的原创草图为1681年Matyáš Rauchmüller设计,1682年Jan Brokoff根据草图首先制作成木雕,1683年Herold又依木雕在纽伦堡铸成铜像。内波穆克的圣约翰(Jan Nepomucký,1345—1393)是捷克历史上一位非常知名的人物,他在瓦茨拉夫四世(Václav IV,1361-1419)统治期间任布拉格副主教。当时正值天主教会大分裂时期(1378—1417),国王支持亚维农教廷的克雷芒七世,而时任布拉格大主教Jan z Jenštejna则支持罗马教廷的乌尔巴诺六世,二者水火不容。据文献记载当时大主教要任命约翰为克拉德鲁比修道院院长,这无疑将影响国王的利益,于是国王命人将约翰毒打致死,并从查理大桥上抛入河中毁尸灭迹。然而60多年后此事演化为一段传奇,故事变成国王怀疑王后有情人而要求她的告解神父内波穆克的约翰说出王后的秘密,但遭到拒绝,从而使约翰惹来杀身之祸(据考证是与另一约翰混淆)。

《天主教法典》第983条规定“告解圣事的秘密是不可侵犯的;所以听告解者不得以言语,或其它任何方式,和藉任何理由揭发忏悔人。”根据这种说法,内波穆克的约翰被认为是天主教会第一位由于为告解者保密而殉道者,他因此成为反诽谤的主保圣人,又由于其被投入河中身亡,他也成为抵御洪水的主保圣人。
这尊著名雕像则成为这位圣人的标准像,在捷克的许多地方都能看到,圣约翰手拿棕榈叶象征胜利,怀抱十字架象征受难。头上的五颗星有几种说法,一说是他在河中被人发现时,尸体头上浮现着五颗星;一说是代表基督的五处圣痕;还有一说是代表拉丁语tacui这五个字母,意思是保持沉默。下方基座的浮雕描绘了王后向圣人忏悔和圣人被投入河中的情景,传说触摸基座者将再次回到布拉格。

 

在此雕像东侧不远的桥栏杆上有个十字架标明了圣约翰被扔下桥的具体位置。

 

17. 阿西西的圣方济各 Sv. František Serafinský:Emanuel Max创作于1855年,取代了František Preiss于1708年创作的同名雕像。圣方济各(1182-1226)为方济各会的创始人。他穿着简朴的道袍,手上带有圣痕。左边的天使手持十字架,右边的天使手持圣经。

 

18. 帕多瓦的圣安东尼 sv. Antonín Paduánský:奥地利雕塑家Jan Oldřich Mayer(1666-1721)创作于1707年。帕多瓦的圣安东尼(1195-1231)是葡萄牙圣方济各会修士、神学家。传说他幻觉自己看到了小耶稣,因此在有关他的绘画或雕塑中常以小耶稣形象相伴,通常还有一支百合花。

 

19. 圣文森特•Ÿ费雷尔和圣普罗科普Sv. Vincenc Ferrerský a sv. Prokop:Ferdinand Maxmilián Brokoff创作于1712年。左侧的圣文森特(1350-1419)是西班牙多明我会修士,曾促使许多异教徒转变信仰皈依天主教。右侧的圣普罗科普是11世纪初的捷克传教士,雕塑表现的是他脚踩恶魔的场景。基座浮雕刻画了穆斯林和犹太教徒转投天主教,最后的审判和圣普罗科普降魔等场景。此处桥下方还有个立柱和雕像,是传说中的波西米亚骑士布伦维克(Bruncvík),他曾帮助狮子战胜七头龙。这尊雕像由捷克雕塑家Ludvík Šimek(1837-1886)于1884年创作。

 

20. 圣达太 Sv. Juda Tadeáš:Jan Oldřich Mayer创作于1708年。圣达太是耶稣的十二使徒之一,又称雅各布的儿子犹大。据传他曾到叙利亚和美索不达米亚一带传教,最后被异教徒杀害。雕塑表现的是他手拿福音书走在传教的路上。

 

21. 圣尼古拉 Sv. Mikuláš Tolentinský:布拉格宫廷雕塑家Jeroným Kohl(1632-1709)和J. B. Kohl(1681-1736)父子创作于1708年,由布拉格奥古斯丁修会圣托马斯修道院出资。圣尼古拉(1246-1305)是意大利奥古斯丁修会的修士,致力于帮助穷人。雕塑中他左手持百合花,正在施舍面包。身旁的小天使肩上扛着一篮面包。

 

22. 圣奥古斯丁 Sv. Augustin:Jeroným Kohl和J. B. Kohl父子创作于1708年,由布拉格奥古斯丁修会圣托马斯修道院出资。圣奥古斯丁(354-430)是早期基督教神学家和哲学家。他的著作影响了整个西方基督教和哲学发展。

 

23. 圣路德加 Sv. Luitgarda:马蒂亚斯·布劳恩1710年创作,由西多会修道院出资,被认为是查理大桥上最有艺术价值的雕塑。圣路德加(1182-1246)是佛兰德修女,1208年加入西多会。她曾在幻觉中见到基督向她展示伤口。她晚年失去视觉。她是盲人和肢体残疾人的主保圣人。雕像中圣路德加正凑近基督的伤口。

 

24. 圣卡耶坦 Sv. Kajetán:Ferdinand Maxmilián Brokoff创作于1709年,布拉格戴蒂尼会修道院出资。圣卡耶坦(1480-1547)是天主教戴蒂尼会的联合创始人。他是失业者和赌博者的主保圣人。雕塑中,圣卡耶坦手拿圣经,站在代表圣三位一体的方尖碑旁,最上方是两个天使举起一个燃烧的心。

 

25. 圣阿达尔贝特 Sv. Vojtěch:Michal Jan Josef Brokoff(1686-1721)和Ferdinand Maxmilián Brokoff兄弟二人创作于1709年,由Marek B. Joaninelli出资。雕塑表现的是布拉格第二任主教阿达尔贝特(957-997)手中拿着福音书,前往匈牙利、普鲁士等地传教。他就是在传教途中去世的。雕像下方的基座雕刻着天使和出资人的徽章。

 

26. 圣菲利普 Sv. Filip Benicius:Michal Bernard Mandel创作于1714年,由布拉格新城圣母忠仆会出资,使用了采自萨尔茨堡的大理石。圣菲利普(1233-1285)出生在佛罗伦萨,他出生的那天正值圣母忠仆会成立。长大后他加入圣母忠仆会并成为领袖。该修会一度遭到罗马教宗禁止,在圣菲利普的努力下得以恢复。雕塑中圣菲利普脚旁的教宗冠冕代表他不惧教宗权威。

 

27. 玛塔的圣约翰、瓦卢瓦的菲利克斯和伊凡 Sv. Jan z Mathy, Felix z Valois a Ivan:Ferdinand Maxmilián Brokoff创作于1714年。桥上最大型的雕塑群,为纪念圣三一骑士团的两位法国创始人玛塔的圣约翰(1160-1213)和瓦卢瓦的菲利克斯(1127-1212),该组织以解救被囚的基督徒为宗旨。雕塑家将斯拉夫人的主保圣人圣伊凡放入雕塑群中的原因不明。下方洞中被锁住的基督徒在祈祷,洞口由土耳其人和小狗把守。洞穴上方的菲利克斯正在为一位基督教囚犯解开镣铐。左侧的泉水、鹿和鹿角中的十字架象征圣人创造出新理论。左上方的圣约翰左手拿着解开的锁链,右手拿圣经和四角帽。右上方的是圣伊凡。

 

28. 圣维特 Svatý Vít:Ferdinand Maxmilián Brokoff创作于1714年。圣维特(290/297?-303)出生于西西里岛,当时正值古罗马皇帝戴克里先迫害基督徒的时期,年仅13岁(一说年近7岁)的圣维特死于那场迫害。因为人们庆祝圣维特节日时常跳一种独特的舞蹈,因此他被奉为舞者和娱乐业的主保圣人。因为圣瓦茨拉夫获得了圣维特的手骨遗骸并建造圣维特教堂,从那时起又将其奉为波西米亚的主保圣人。他在中世纪还被奉为天主教十四救难圣人之一,克癫痫病、保护家畜。传说他曾被放入热油锅中,也曾被投入狮群,但都奇迹生还,最后被砍头而殉道。

 

29. 圣瓦茨拉夫 Sv. Václav:Josef Kamil Böhm创作于1858年,由布拉格盲人学院出资。它是根据Josef Kamil Führing的画创作而成。雕像中的圣瓦茨拉夫倚着旗帜和盾牌,正在为波西米亚祈福。

 

30. 圣科斯马和达米安 Sv. Kosma a Damián se Salvátorem:Jan Oldřich Mayer创作于1709年,由布拉格大学医学院出资。双胞胎圣科斯马和达米安是三世纪阿拉伯半岛上的医生,常常为没有钱看病的穷人免费治病,因信仰基督教而被戴克里先迫害。他们是医生和药剂师的主保圣人。中间的雕像为基督,底座上刻着“耶稣基督,世界的医生”。两边是身着学院校袍手拿药罐的两位圣人,左边是科斯马,底座上刻着“希波克拉底(古希腊神医)科斯马”;右边为达米安,底座上刻着“伽林(另一古希腊神医)达米安”。

 

 

现在查理大桥上欣赏布拉格的美景是件很惬意的事~

 

查理大桥上有很多街头艺术家

第4天 55图: 高堡 - 跳舞的房子 

2016年8月17日,捷克旅行第四天,今天依然在布拉格,游览重点是高堡和跳舞的房子。今日行程如下:

 

一早从酒店出发乘坐18路公交车到Ostrčilovo náměstí站,然后步行到达高堡(vysěhrad)。
布拉格人说:高堡是这座城市的起源。在斯美塔那的交响诗《我的祖国》里有一组有关波西米亚的史诗正是从“维谢赫拉德”(即“高堡”的音译)开始的。

 

高堡是布拉格最早的城堡,在现在城堡修建之前,波西米亚的王权中心是在高堡。传说是莉布丝的父亲克洛克亲自建立。这里的地势险要,虽然不是很高,但西面陡坡直入河中,可谓易守难攻。东面是缓坡,台伯门就位于整个高堡的东南角。
台伯门(Táborská brána)是高堡最南端也是最外面的一道门,为1640年建成的一座文艺复兴式建筑。

 

前行不远遇到第二道门:利奥波德门(Leopoldova brána)。

 

穿过利奥波德门右手路边可以看到圣马丁圆形大厅(Rotunda sv. Martina),它是高堡现存最古老的建筑,也是布拉格最古老的圆形大厅。弗拉季斯拉夫二世(Vratislav II,1033-1092)统治期间(1061-1092)在此兴建,南边的罗马式入口为19世纪Antonína Bauma重修。继续向前,路旁有个神龛,据介绍,它建于1685年以前,由F. van Ouden-Allen制作。

 

山坡上靠近城墙的位置有个很小的白色教堂,叫城墙圣母教堂(kaple Panny Marie Šancovské),据说曾于1787年被毁掉又于1889年重建而成,门上方刻着“AVE MARIA”(万福玛利亚)。

 

在圣马丁圆形大厅右手边有条观景步道,走上去可以俯瞰整个布拉格,视野很好,引来游人纷纷驻足欣赏。

 

 

 

 

圣彼得和圣保罗教堂(Bazilika svatého Petra a Pavla)为高堡内最大的教堂,在布拉格市内向南看到两座哥特式高塔就是它了,两座高塔高58米。

 

教堂最初为罗马式建筑,建于1070-1080年的弗拉季斯拉夫二世(Vratislav II,1033-1092)统治时期。此后多次重建,1369年查理四世统治时期按哥特式风格重建,16世纪和18世纪又分别按文艺复兴和巴洛克风格再次重建。最后一次重建在1885-1903年,也就是我们现在看到的新哥特式建筑,由我们已经熟悉了的建筑和修复专家Josef Mocker设计。

 

高堡的圣彼得和圣保罗教堂,中央大门上方的雕刻是《最后的审判》,耶稣基督坐在中间令脚下的四个天使吹响审判的号角。上方的两个天使托着十字架和代表圣灵的鸽子,最上方则是圣父耶和华。耶稣的身后坐着十二使徒,前面是圣母玛利亚和施洗者圣约翰跪在两旁。下面的天使长将人们分为左右两边,左边的人随天使的引导升入天堂,右边的人则在魔鬼的驱赶下坠入地狱。两侧的门上方均以华丽的马赛克装饰,门上则是代表神圣罗马帝国的黑鹰和代表波西米亚的双尾狮。教堂十点开门,成人门票50克朗,家庭票100克朗。

 

 

 

两侧的大门也是色彩鲜艳、华丽精美。

 

 

走进教堂内部,我承认我又被深深地震撼了。通常哥特式教堂内部阴森空灵,除彩色花窗外,极少壁画和华丽的装饰。而这里却正好相反,从天顶到墙壁甚至每一根柱子都布满了颜色鲜艳的壁画。屋顶那些柔美的花草图案让人似乎看到了洛可可的影子。据介绍,内部主通道装饰由Karel Jobst设计,十字翼部装饰由František Urban夫妇完成。

 

新哥特式的主祭坛供奉着手持钥匙的圣彼得和手持宝剑的圣保罗。大殿南边的柱子上刻着最早下令建造此教堂的弗拉季斯拉夫二世(Vratislav II,1033-1092)像。

 

 

 

 

 

 

 

 

教堂两侧的通道和小礼拜堂立柱的每一面均绘有圣人画像。北边的玛利亚礼拜堂中有个新哥特式的祭坛,中间的圣母子祭坛画为捷克首位红衣主教 Jan Očko z Vlašimi于1356年绘制的《圣母子》的复制品,两边的人物分别是圣鲁德米拉和圣瓦茨拉夫。另一间礼拜堂中的雕塑则表现了经典主题:圣殇。在一间礼拜堂的门口甚至悬挂了一个天使,她手持一横幅,上书:“Gloria in Excelsis Deo”,意思是“荣归主颂”。这是天主教弥撒中的一首经典颂歌。

 

 

 

主祭坛南侧的柱子上是教堂的建造时的统治者弗拉季斯拉夫二世(Vratislav II,1033-1092)像。

 

大厅北侧的笔画描绘的是《高堡传奇》。

 

 

 

圣彼得和圣保罗教堂北边紧邻高堡公墓,这是13世纪建立的墓地,1869年起改为国家先贤祠,并在周围修建了文艺复兴风格的围廊。这里是布拉格最富盛名的墓地,许多捷克名人都安葬于此,如德沃夏克、斯美塔那、穆夏等。

 

 

 

 

 

南边的草坪有几组刻画捷克古代传说的雕塑。这些雕塑原本立于帕拉茨基桥(Palackého most)上,由雕塑家Josef Václav Myslbek于1881-1897年创作,瓦茨拉夫广场上看到的圣瓦茨拉夫骑马像就是他的作品。可惜这几组雕像在二战时遭空袭毁坏,后经修复于1945年移到这里。第一组刻画的是带领捷克人民抵抗外敌的古代勇士Slavoj和Zaboj。

 

第二组是捷克古代传说中的女性战争中的男女主角Ctirad和Sarka。传说莉布丝死后,以Sarka为首的一些女人起来反抗男人的统治从而引发了女性战争,她们通过计谋俘获了男人的首领Ctirad,但战争最后以女人失败告终。

 

第四组就是族长的女儿莉布丝Libus和农夫普热米斯尔Premysl,传说他们二人创建了普热米斯尔王朝。

 

高堡的西北角还有两尊雕塑,一尊是圣瓦茨拉夫骑马像,由 J. Novák制作,是原位于圣瓦茨拉夫广场的由 Jan Jiří Bendl创作的圣瓦茨拉夫骑马像的复制品(原件保存在博物馆中)。

 

另一尊是Václav Svatopluk Štulc(1814-1887)的雕像,他是位捷克作家、翻译家和爱国神父。这尊雕像由Š. Zálešáka于1910年制作。

 

穿过教堂南草坪走到高堡的西南角,这里有个平台可以俯瞰伏尔塔瓦河。由于河边是陡峭的悬崖,公路隧道穿山而过。在隧道口上方的残垣断壁据说就是传说中的莉布丝沐浴处(Libušina lázeň)。

 

 

从高堡出来,高堡西外墙有一条小土路,沿这条路可以一直走到伏尔塔瓦河东岸的主路上,在那里坐17路公交车3站,来到今天第二个要看的地方-跳舞的房子。

 

跳舞的房子是荷兰国民人寿保险公司大楼的外号,位于伏尔塔瓦河畔。二战时期,美军飞行员途径时将此地误认为是德国德累斯顿,因此错误地炸毁了原址上的旧建筑。战后这栋楼有很多年都保持着废墟的状态,直到1992年捷克人才重新设计并建造了这栋现代建筑。它由出生于南斯拉夫的捷克建筑师 Vlado Milunić(1941-)和加拿大前卫建筑师Frank Gehry(1929-)共同设计,建于1994-1996年。
建筑师为它起名“琴吉和弗雷德之屋”,取自两位美国舞蹈家:琴吉·罗杰斯(Ginger Rogers)和弗雷德·阿斯泰(Fred Astaire)之名,因为楼体的造型仿佛他们跳舞的样子。但这一名称很少被使用,更通俗形象的名字“跳舞的房子”倒是不胫而走。现在这幢建筑为荷兰国民人寿保险公司租用。
新楼刚落成时,布拉格人对跳舞的房子争议很大,有的人觉得它是充满现代感的奇幻建筑,而许多人也认为它破坏了布拉格古老统一的建筑风格。嗯,其实我也是这么认为的。

 

其实跳舞的房子来了也就是拍几张照片,因为现在跳舞的房子是一幢商用建筑,并不对外开放参观,只有偶尔有些对外的展览可以进入;或者是去顶楼,那里是一家高级法式餐厅和咖啡厅,从咖啡厅的平台可以俯瞰布拉格。
然而我并没有选择去顶楼法式餐厅,别问我为什么~

 

从跳舞的房子向东往街里面走,有栋外观素雅结实的教堂,一看是免费参观的,于是就走进去看了看。

 

这是一座小型的,简朴的哥特式教堂,内部装潢很简单,主祭坛也是木质的,看来是一座供附近教众做礼拜的场所。

 

骨架券上绘制了壁画,这点倒是跟高堡的圣彼得和圣保罗教堂类似,只不过这里要简单得多。

 

午餐就在附近解决,这家餐厅在跳舞的房子东边的街边,进入餐厅后下楼梯才发现别有洞天,原来这里还有个幽静的露天小花园,在这里吃饭真的很惬意。

 

 

这家餐厅算是我们在布拉格吃过的餐厅里物美价廉的一个,在我心里排名仅次于采莱特纳街的“蜘蛛餐厅”吧~

 

在捷克,啤酒是必不可少的,也是我们每顿必点的。捷克啤酒不但味道好,而且甚至比矿泉水还便宜。
说到啤酒,自然会想到闻名遐迩的德国啤酒。到了捷克才知道其实捷克的啤酒生产和人均啤酒的销量才是世界第一的。
而且捷克对于世界啤酒业来说也不只是产量高而已,在啤酒发明之初,啤酒并不是现在这种晶莹剔透的,而且很浑浊的液体,正是捷克的皮尔森地区发明了皮尔森酿酒法,使得啤酒成为了现在这种清澈透明的样子。

 

第5天 73图: Na knížecí - castle view apartment - 克鲁姆洛夫 

第二章:克鲁姆洛夫- 以梦为马,穿越中世纪波西米亚

克鲁姆洛夫地处捷克南部,接近与奥地利的边境,伏尔塔瓦河从城中蜿蜒而过。
这里虽说依然属于平原地区,但不时也有些不高的小丘陵,高低起伏、蜿蜒不平,上面的植被一年四季变换着不同的色彩,就像成熟的美少女在不停地更换着各式裙衫,展示着不同的风采。

“克鲁姆洛夫”字面上的意义是“河湾中的浅滩”,这生动地描述了小镇的环境。镇子中心区域不大,被S形的伏尔塔瓦河分隔成两部分:一边是位于北边山丘上的城堡区;另一边是被河流包围的中心区。城堡区的主要建筑物是以高耸入运色彩缤纷的彩绘塔为标志的捷克第二大城堡;被河流包围的中心区的岛上有一个广场,名叫斯渥诺斯基广场,通常也被称为主广场或中心广场。两个区域通过桥梁彼此连接。

 

克鲁姆洛夫地图

在历史上,CK小镇先后由维特科夫家族、罗施姆别克家族、哈布斯堡家族、爱根堡家族和史瓦森伯格家族所有。五个家族悉心经营了几百年才有现在的规模。不仅如此, 罗施姆别克家族还逐步统治了南波希米亚地区。 由于, 当时深受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影响,所以其家族便建立了城市以及代表性的城堡,因此, 也为整个地区的发展做了卓越的贡献。在其家族成员中最著名的便是彼得.沃克(Petr Vok )。 在他存活的岁月期间, 他收藏了令人难已置信的艺术品, 其丰富程度足以媲美魯道夫二世位于布拉格城堡的收藏品。

2016年8月18日,捷克旅行第五天,今天出发去捷克克鲁姆洛夫(即CK小镇),游览重点是克鲁姆洛夫内城区。今日行程如下:

 

今天一早退房前往克鲁姆洛夫(CK小镇)。在地铁můstek站B口搭乘地铁B线到达
Anděl站,出站后往指示“BUS”的路标方向上到地面,在右手边的停车场就能够看到去往CK小镇的SA的大巴车了。

 

地铁můstek站B口搭乘地铁B线到达
Anděl站

 

出地铁站后右手边的车站是SA大巴车的车站

 

SA的大巴车

 

黄色的大巴车很是醒目

 

站牌

从布拉格前往需在Na Knížecí汽车站坐车,上车买票即可,也可以在StudentAgency的官网上(https://www.studentagency.eu/en/),购买车票。价格比火车便宜,路程3个多小时。全天有10多趟班车,几乎每小时都有一两趟车。票价7.6欧/人,儿童半价。
官网购票页面:
1. 选择车次:

 

车辆班次表

2. 挑选座位:

 

选座位

3. 信用卡付款,完成订单。网站会把预定信息发到邮箱里,出发前记得打印出来带着,上车时出示给工作人员即可。

 

车票

SA的大巴车宽敞整洁,免费wifi速度很快,还有车上娱乐系统。

 

 

 

车上还提供免费和付费饮料及小零食,免费饮料有咖啡,热巧克力和茶水。

 

 

在ck的两晚住在这里-castel view apartment,是一套带花园和独立出入口的两居室公寓。前台的小妹可爱又热情,与布拉格酒店的公事公办的态度截然不同,让我们再次感受到了民宿的温暖。

 

公寓外观1

公寓的位置也很好,对面就是著名的洞穴餐厅,右转步行几十米就是内城区中心的协和广场,而克鲁姆洛夫的圣维特教堂也只有几步之遥。

 

公寓外观2

 

厨房和起居厅

 

卧室1

 

卧室1

 

卧室2

 

小院

 

卫生间

 

小院外

内城是克鲁姆洛夫的核心部分,整个城区在1989年被宣布为国家文化古迹,1992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遗产。内城有着很深厚的历史感,城内小桥流水,城外群山环绕,无论走在哪个角落都能看到奇美的景色,让人流连忘返。走在街上感觉就像是走进了建筑和雕塑博物馆。
内城中心主广场的正式名称叫协和广场(Náměstí Svornosti),广场中央有个建于1843年的黑死病纪念柱,周围林立的大都是旅馆和餐厅。

 

 

广场北边的市政厅最早建于1309年,下方是哥特式的拱廊,16世纪在内部将毗邻的几座建筑连通并在上方增加了文艺复兴式的栏杆。外墙上有四个徽章,中间是双尾狮,代表波西米亚王国;下方是克鲁姆洛夫城徽;左边代表艾根伯格家族;右边则是施瓦岑贝格家族的标志,现在这里是镇政府和警察局。
游客信息中心就在市政厅东边的绿房子里。游客信息中心售卖CK卡,仅需200克朗,除埃贡·席勒艺术中心和城堡展+登彩绘塔外还可以参观地区博物馆和Seidel摄影工作室。

 

 

 

 

 

住在克鲁姆洛夫的人们朴实、友善、幽默而让人轻松。

 

 

 

 

 

 

在从ck的公交车站AN站走到内城区的路上有个平台,算是个制高点,可以俯瞰整个城堡区,高高的彩绘塔分外明显。

 

再往前有个铁门里也有个平台,还有长椅可以休息,这里也是欣赏城堡区的好角度~

 

 

 

 

 

 

 

 

无论是走在一条条小巷,还是散步广场,每跨一步,感觉脚底下都踩着历史,印入眼帘的也全是充满文化和艺术气息的画面,无论是卖民族工艺品、旅游纪念品的小店,还是酒吧、餐厅、咖啡馆,不经意间都透出浓浓的文艺气息,让你不忍离去,只想永远留在这里。

 

 

 

 

 

 

拉塞勃尼茨基大桥 Lazebnický most也叫“理发师桥”,它是内城区与城堡区的分界线,更是连接伏尔塔瓦河两岸、穿过古堡大门进入老城的交通要塞,当年是一个战略要点。原先层是吊桥,只要吊桥收起,或北岸的城墙门一关,内城便是一座铜墙铁壁,任凭外面千军万马也插翅难进的城池。后来大桥经过扩建,仿照布拉格查理大桥,在两侧修建了十几个柱子,雕着圣经里的人物故事,栩栩如生,很有意境,给人平静、神圣而又美丽的快乐之感。从桥上眺望四周,北侧层层叠起的塔楼、城堡与南岸纵横交错的街道、教堂百塔的绿顶将相辉映,一如置身油画之中。

 

桥上有两尊雕像,西边的一尊为耶稣受难。东边头上环绕着熟悉的金色五星的是内波穆克的圣约翰。

 

 

理发师桥也是街头音乐家们展示技艺的场所,每天都会有乐手在这里演奏。

 

 

过了理发师桥,河北岸的主街叫拉特朗街(Latrán),路两侧有着许许多多各具特色的店铺。虽然都是以商业为主,却都有着自己的个性,无不彰显出小镇古朴而精致的美。琳琅满目的橱窗,各种精致的小木偶和玩具,挂满圣诞花环的手工陶艺饰品店,还有售卖出自捷克的经典动画片《鼹鼠的故事》中的小鼹鼠玩偶的店铺,处处充满童趣。

 

 

 

 

 

 

城堡区最北端是老城门,门外的风景依然美丽。

 

 

 

来一组《大肚子在ck小镇》~

 

 

 

 

 

 

 

第6天 49图: 克鲁姆洛夫城堡 - 木偶博物馆 - 克鲁姆洛夫 

2016年8月19日,捷克旅行第六天,今天全天在CK小镇上,游览重点是克鲁姆洛夫城堡。今日行程如下:

 

始建于1240年的克鲁姆洛夫城堡是波西米亚地区继布拉格城堡之后最大的一个古堡,也是克鲁姆洛夫的代表和象征。城堡包括5个院子、40个建筑物和一个分3 层的巴洛克式城堡花园(750X150米),占地7公顷。传说最早为维特克二世(Vítek II,1160-1236)于13世纪兴建,1302年转给玫瑰家族的另一分支罗森伯格家族。1601

评论
热度(4)
© Mr-Curiosity/Powered by LOFTER